李艳垒2011年大学毕业,于2013年回到家乡,立足本土巴林左旗哈拉哈达镇,开始自主创业。经过摸索,他带领哈拉哈达镇全胜村的农牧户,组建了巴林左旗胜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笤帚苗产业为依托,扩大笤帚苗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笤帚苗标准化绑扎车间,强化笤帚苗产品绑扎技术培训,打造拳头产品,做强品牌,在发展笤帚苗产业的路子上,带领当地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笤帚苗作为巴林左旗主要经济农作物已有百年的历史,2023年植面积22.06万亩,亩产290斤左右,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巴林左旗笤帚苗”地理标志。笤帚苗产业一直存在没有形成产业化,没有技术情况下,老百姓一直都是卖原材料为主,李艳垒回家乡后一直从事笤帚苗创新研发,李艳垒系统地考察学习了笤帚苗这个产业,为自己找准奋斗目标和方向。
李艳垒一是注重发展笤帚苗新品种植、推广,特别是以金丝苗、小矮人为主笤帚苗。金丝苗苗子做成产品价格是普通笤帚苗的8倍,亩产值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附加值亩产可达8000-10000元,亩均产出平均效益远远高于同类全区平均水平,二是从传统笤帚的绑扎经过研发创新出了笤帚苗工艺品的技术,目前他研发出厨房用品类、保健按摩类、车扫清洁类、笤帚苗工艺品类、笤帚苗艺术品类5大类产品、200多款产品,不仅融入现代美学元素,更是把非物质文化融入了现代生活,开创了笤帚苗工艺化的先河,李艳垒手把手开展技术培训18次,人次达2300人次。三是创建“辽之韵”、“福临全胜”两个笤帚品牌,按着打造笤帚苗专业村的布局,建立了笤帚苗研发基地,采取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股份”的管理模式。四是制定严格的经营模式,实行了统一原料、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统一服务的经营模式。五、是共同致富“村企合作”共建产业振兴的形式,把技术、资金、送进千家万户。
李艳垒在笤帚产业上取得了农业领域创新成果,取得政府、农牧局高度认可,他的企业先后授予了田间学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党员示范基地、全胜非遗工坊等荣誉称号。为全面落实笤帚苗产业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提群发展的思路,李艳垒以笤帚苗产业为依托,扩大笤帚苗种植面积,建设笤帚苗标准化绑扎车间,强化笤 帚苗产品绑扎技术培训,打造拳头产品,做强笤帚品牌,在发展笤帚苗产业的路子推进笤帚苗产业化和规模化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信息来源:巴林左旗农牧局 马晓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