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9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参与式原生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项目(以下简称海南GEF项目)“云南哈尼梯田生产系统与传统作物保护与利用知识转移培训班”在云南省元江县成功举办。来自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海南省粮农遗传资源协调委员会成员、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单位、项目示范景观区和推广区代表及云南元江GEF项目办等50余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由海南省农业农村厅GEF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协办。海南省财政厅金融和国际合作处二级调研员王广群,海南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海南省农业农村厅GEF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执行主任邢建平,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徐建国出席培训开班仪式。
元江县为“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示范点之一,该项目与海南GEF项目同属由农业农村部牵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实施的“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农业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规划型项目的五个子项目之一。元江县作为哈尼稻作梯田生产系统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传统农作物的保护与利用、梯田稻鱼生态种养、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有着享誉全球的宝贵做法与经验。
本次培训以“哈尼梯田生产系统与传统作物的保护与利用”为主题,包括专家室内授课和现场教学两部分。邀请来自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元江县农业农村局、元江县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元江县水产工作站、元江县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工作站、原元江县羊街乡文化事业中心、云南元江GEF项目示范乡镇的9位专家分别就哈尼梯田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云南水稻地方品种栽培与哈尼梯田保护、稻田养鱼模式、稻鸭共育模式、云南元江GEF项目经验及模式等方面作专题授课。
7日-8日,在羊街乡、那诺乡的蚂蚱谷和红河紫谷核心示范区、元江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萨王纳展馆和元江县干热河谷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现场教学,学员们实地了解了哈尼梯田历史文化、稻田综合种养殖技术、元江自然保护区的独特地形地貌和生物多样性、元江热带农业技术等相关知识内容,并围绕传统品种保护利用模式进行了热烈交流和深度讨论。
本次培训是项目首次组织的大型省外交流活动,旨在推动项目知识转移分享,加强国际项目间的横向交流,互学互鉴有益经验,提升各级利益相关方的能力意识。各位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交流机会十分难得,授课内容针对性强,关联度高,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通过紧张的学习,既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学到了经验,提升了能力,希望能把从元江学习借鉴到的项目知识与有益经验带回去,充分运用到海南GEF项目的高质量实施上去,以实际行动为助力海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