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可以通过一看大小、二看花纹来辨别蚕蛹雌雄,体型稍大的为雌,反之为雄;还可以观察蚕蛹的8、9腹节,雌的会有‘X’花纹,而雄的则是一个小黑点……”10月23日,在由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南通市首届蚕桑职业技能竞赛现场,来自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的裁判顾浩毅指着正在进行家蚕发育鉴别的选手介绍道。
当天,来自全市园艺蚕桑推广系统、经营服务企业、养殖大户等生产一线的选手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以赛促学的氛围中提升蚕桑队伍的技能素质和凝聚力。
先取家蚕一头,再用解剖针固定,最后用剪刀沿背血管从后向前剪开,这样一条完整的丝腺就被取出来了……比赛现场,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李长铭动作熟练、操作规范,获得评委高度认可。赛后李长铭表示,自己有十多年的蚕桑从业经历,希望通过比赛检验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这次竞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和同行切磋交流的机会。
本次竞赛分为理论知识竞赛和操作技能竞赛两个部分,主要考察选手对蚕桑生产、病害防治等专业知识能力和家蚕解剖、茧质调查、发育鉴别等操作技能水平。竞赛总分值100分,其中理论知识权重占比40%,操作技能权重占比60%。最终,来自海安的李明伟荣获个人第一名,如皋获团体第一名。省蚕种所副所长秦鸿斌介绍,南通市这次举办的蚕桑职业技能竞赛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次,为全省蚕桑技术人员职业技能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南通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蚕桑更是海安的主导产业之一。从一只蚕到一根丝,从过去的“靠天”养蚕到如今的人工饲料喂养,农业科技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为南通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鲜活动能。
近年来,南通市探索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新模式,通过引入精准环境调控系统、智能机械手臂等现代科技,有力推动了全市蚕桑产业和智慧农业的融合发展。
市园艺蚕桑指导站站长潘时山介绍,在全市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为广大一线的蚕桑技术人员提供了展示身手、比拼技能、互相学习的平台,也营造了尊重农业基层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技能的良好氛围,“希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蚕桑队伍,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对蚕桑人才的需求,为全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