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发展水稻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如何优化水稻遗传资源,形成节约资源且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水稻种植体系尤为重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完成的《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就为水稻种植开辟了新思路,该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种植优良品种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基础。上世纪50年代的矮杆水稻和70年代的杂交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使我国水稻产量实现了两次重大的突破。如何在此基础上解决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低、品种遗传基础狭窄、耗水量大、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等问题,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在上世纪后期亟待突破的几大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科研团队历时20余年,系统地进行了水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评价和创新利用,共收集水稻遗传资源20余万份,使我国水稻遗传资源保存量增加130%以上。其中的优异资源广泛应用于我国水稻品种选育和基础理论研究之中,71个水稻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据了解,目前该研究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分发利用优异资源,育成的新品种在国内累计推广达11.9亿亩,获经济效益1680.6亿元,在国外累计推广4423.4万亩。从推广利用效果看,该研究丰富了我国水稻遗传资源,建立了安全保护和利用体系,促进了作物科学的进步。同时,该项目还带动了农民增收,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为建设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体系、调整产业结构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