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特色产品 > 正文

数字技术助力储粮设备智慧化

  • 时间:2021-12-02 14:11:3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从加强粮食储存环节减损、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保障、加快推进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大力推进节粮减损科技创新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约减损取得实效。

  粮食从田间到餐桌之旅,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消费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据悉,全球约14%的粮食在生产至零售环节之间被损耗掉,每年损失约4000亿美元,相当于奥地利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运输过程中的抛洒遗漏、农户储粮损失、过度加工等都是造成损失的原因。

  因此,推进节粮减损就需要“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协同发力——在生产环节,合理选择能适应当地条件并符合目标市场质量和成熟时间要求的品种;在储粮环节,引导农户使用科学储粮及烘干整理装备;在储运环节,推广绿色、安全储粮技术;在收购环节,各地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在加工环节推广适度加工;在消费环节,则需要全社会共同强化爱粮惜粮意识。

  科技创新在推动全链条减损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快智能化粮库科技投入,大力推广绿色科技储粮,成为实现粮食减损、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屏障。这其中既有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减损要求,也有对软件技术的减损要求。可以考虑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大绿色科技储粮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在数字粮仓建设、粮食的静态监管等方面,借助虚拟现实、云图模拟等技术,实现精准感知、风险预警和智能调节,这些都能够有效发挥科技储粮的效能,并保障仓储环节的节粮减损和优粮优储目标。

  以中储粮为例,携手浪潮共同打造“智慧粮食”解决方案,在粮食收购入库、储藏保管、销售出库等全业务流程提供了信息化支撑,并按照市场和企业需求,不断升级完善,陆续增加了一码通、粮食安全卫士、三维全景库区等新功能,利用数百万个温度传感器和数万个监控摄像头,实现了中储粮全系统智能化全覆盖。可以说,智慧化、智能化让管理粮食不再是仅仅依靠报表,而是直接管控到现场、到实地、到粮情的即时变化,真正实现了科技储粮、绿色储粮,做到了节粮减损。

  事实上,节粮减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等诸方面因素,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施策。最根本在于要加快科技创新和装备提升,加强各环节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作者:王小川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kj/kjdt/202111/t20211119_82488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