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朝鲜辣白菜,是牡丹江市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佐餐之一。它颜色亮红、酸甜爽口,令人食指大动。
在牡丹江市东安区兴隆镇东胜村,这里的窖藏辣白菜绿色无公害,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敲开了壮大集体经济的大门。这不,入冬了,村里的留守老人们又开始制作辣白菜。
开始制作辣白菜
“从大白菜到辣白菜,这个‘变身记’看似简单,实则在腌制过程中讲究不少。”东胜村支部书记李相革介绍说,每到种植季节,村里的老年人便开始选种和种植白菜、辣椒,为保证种植原料纯绿色,在种植期间不使用农药及超量化肥。到了成熟季节后从原材料的挑选、晾晒、腌制,都是采用人工,在制作过程中为保证口感均匀美味,老人们都细心地在每一片菜叶上涂抹均匀,然后放入地窖进行窖藏发酵。
说起做辣白菜,东胜村支部书记李相革颇为自豪。“我们在泡菜发酵过程中,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保证了食材的鲜美,同时发酵过程中的酱汁含有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成为氨基酸丰富的供应源。随着泡菜的发酵成熟还能产生大量的乳酸菌,泡菜中还含有3000多种微生物,其中有些微生物能抑制消化道病菌,使肠道内微生物的分布趋于正常化,有助于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深受市民喜爱。”
每片白菜都涂上辣椒
东胜村曾经是一个“留守老人村”,东胜村党组织经多方考察取经,决定发挥留守老人的特长,新建具有朝鲜族特色的酱菜厂,大力发展东胜村朝鲜民俗酱菜厂项目。
村里通过申请中央壮大村集体专项扶持资金30万及村民自筹资金8万元,修缮防空洞及购置个人宅基地700平方米作为厂房,主要用于生产、窖藏制作朝鲜族泡菜及传统朝鲜族辣酱等。目前有酱缸200个、泡菜缸100个,还有防空洞1个。
目前,该厂自制的大酱、辣椒酱也在陆续上市,销售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今年3月在牡丹江市东一步行街举办了以“助力旅发,东胜有礼”为主题专场推荐活动。活动现场不仅有精彩的朝鲜族歌舞表演,还有特色泡菜小吃等供游客免费品尝。“网红小哥”现场为东胜村宣传,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销售。“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宣传东胜村民俗美食和人文特色,促进了特色农产品销售,同时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助力。”李相革说。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东胜村共生产1万多斤的酱菜,年底增收3万多元。今年生产15000斤白菜、5000斤的萝卜块,又新增加了4000多斤的萝卜条,预计年底增收5万多元。
目前,东胜村的咸菜、辣椒白菜等朝鲜族特色食品不仅得到了牡丹江市人民的认可,甚至走出了牡丹江市、走出了黑龙江省。制作辣白菜的老人自豪地说:“只要尝过我们做的辣菜,没有人说不好吃的!”
(图片及视频由牡丹江市东安区委宣传部提供)通讯员:谭佳音;记者:张雪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