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村农家乐 > 正文

打造蔬菜产业2.0版 我省速冻蔬菜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建议

  • 时间:2022-02-17 13:11:2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刘世佳 牟洪波

  我省速冻蔬菜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发展潜力较大。目前,全省蔬菜产量位于全国第14位,蔬菜出口位于第5位。其中速冻蔬菜规模约有5万吨左右,而山东莱阳一个县级市达200万吨。针对日趋旺盛的消费需求,结合“十四五”时期全省速冻蔬菜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强力推动全省速冻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提高规划站位

  谋划速冻蔬菜产业发展愿景

  速冻蔬菜产业作为蔬菜产业的接续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等外在特性,属蔬菜产业2.0升级版,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层面对延长蔬菜产业链条、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等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各级政府应基于我省速冻蔬菜产业发展实际,针对冷链物流、能源产业和生鲜电商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抢抓“十四五”时期全省速冻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制订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提高规划站位,统筹科学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定位和愿景目标。建议在做大传统蔬菜产业的同时,把做强做精速冻蔬菜产业作为蔬菜产业未来发展的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并把速冻蔬菜产业发展纳入全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列为优先发展、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地细化发展目标,细化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与其它农字号重点产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倾力培育打造独具我省特色的蔬菜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基地建设

  增强速冻蔬菜产业发展后劲

  我省已确定20个全产业链安全蔬菜生产示范性基地,建设高标准绿色蔬菜示范区72个,重点打造五大优质设施蔬菜产业集群、七大露地大宗蔬菜优势区、4个特色蔬菜基地、六大食用菌和马铃薯优势区域带及5个鲜食玉米主产县、20个“菜园革命”核心示范区等,初步形成具有龙江特色的蔬菜产业发展集群。结合“十四五”时期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定位,学习山东、浙江、安徽等省的经验做法,针对全省城郊型、出口型、外销型、特色型蔬菜产业基地布局,对原有20个全产业链蔬菜生产示范性基地、产业集群、示范区等进行优化调整。充分运用扶优劣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力争三五年内建设成全国一流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现代蔬菜示范基地,打造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优化蔬菜品种

  深挖速冻蔬菜产业发展潜力

  从目前看,我省蔬菜种植有15个品种左右,包括白菜、茄子、黄瓜、甘蓝、洋葱等。适应未来一个时期速冻蔬菜产业发展需求,应在优化蔬菜种植品种上狠下功夫。省内主产区经营主体或根据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需求,种植甘蓝、圆葱、胡萝卜、番茄等蔬菜,或着眼于北菜南销,种植油豆角、秋番茄、甜玉米等优质品种,或扩大青椒、紫长茄、甜菇娘、黑木耳、猴头等地产名优蔬菜种植面积。同时,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涉农科研单位,在自主培育大白菜“586”系列、“龙椒系列”“龙油豆系列”等新品种基础上,进一步组织科研人员加大研发力度,做好新品种选育等工作,为速冻蔬菜产业发展继续提供优质品种。

  深挖加工潜能

  勇拓速冻蔬菜产品国内外市场

  我省土地肥沃,种植蔬菜优势显著。速冻蔬菜通过深度加工,既保留原材料的鲜度和营养,又可贮藏保存2年以上,采取反季节生产的营销形式,实现优质蔬菜的优质优价。有数据统计,我省目前蔬菜加工率不足5%,发达地区20%以上,国际上达到100%加工率,速冻菜、脱水菜等附加值高的加工类蔬菜品种数量不是很多,亩效益只有700元左右,远低于200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深加工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我省蔬菜加工率低,与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有关。以出口加工企业为例,我省目前从事蔬菜出口生产加工企业30家,出口蔬菜23万吨,年实现出口创汇总额1.27亿美元,无论是加工企业数量、出口数量及创汇额度与其它先进省无法相比。基于做大做强速冻蔬菜产业的预期需求,我省在推动生产加工型、出口型、外向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应加大速冻蔬菜产业加工力度,向精深加工要效益,不断扩大出口规模和数量。

  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

  提升速冻蔬菜产品质量

  针对我省速冻蔬菜产业全国排位不断后移,市场占有率显著下滑实际,应结合全省速冻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加快推动蔬菜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我省速冻蔬菜产品的对外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建议政府主管部门从源头入手、从环节抓起、从过程切入,加快速冻蔬菜标准化生产、加工、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体系。一是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建议统筹涉农专项资金重点向蔬菜棚室小区和预冷库、冷藏库、储窖及产地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倾斜。二是建立标准化加工基地。从全省标准化蔬菜加工基地建设大局出发,坚持就近便利的原则,在全省建立全产业链蔬菜生产示范性基地,及纳入市(地)、县(市)重点建设范畴的各类生产基地等主产区,合理布局、配套建设速冻蔬菜加工企业,不断提升基地标准化加工的能力水平。三要建设标准化流通体系。在运输——销售环节,应采取“冷链”控制等方式,确保速冻蔬菜产品安全可靠,并通过销售环节及时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无缝对接。

  实现精准招商

  推动速冻蔬菜做大做强

  速冻蔬菜生产加工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本省特别是农村自身资本和技术力量明显薄弱,亟须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国内发达地区的资本力量。《全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工作方案》提出引进龙头企业带动1万亩以上露地蔬菜规模种植。引进大、中型设施果蔬生产项目。到2025年,露地蔬菜面积达到45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50万亩,果树面积120万亩。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高质高效粮食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为速冻蔬菜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作者刘世佳系省科顾委常务副主任,龙江振兴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牟洪波系省商务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省科顾委专家)

  小贴示

  速冻蔬菜营养价值并不低

  许多人对速冻蔬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速冻蔬菜营养大量流失。其实速冻蔬菜和新鲜蔬菜一样有营养,甚至营养价值更高。这是因为速冻蔬菜的原料要求比较高, 必须是品质优良、成熟度适宜、大小长短均匀、无病虫害、无污染, 而且收获后要求不浸水、不捆扎、不重叠受压并及时运输,从采收到速冻,视品种的不同控制在4~10小时以内, 从而保证了原料的新鲜度。速冻后的蔬菜一直控制在-1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其内部的各种生化反应也受到抑制,速冻运输中不会丢失蔬菜中的营养。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sc/zzy/202202/t20220208_82706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