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外农家乐 > 正文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发现一处4000年前的文化遗址

  • 时间:2022-02-25 10:50:36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据悉,2021年11月,考古人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发现一处4000年前的朱开沟文化遗址,清理发现了房址和墓葬等多种文化遗物。这些新发现为探讨朱开沟文化内涵增添了新材料。

  这个距今4000多年的朱开沟文化遗址被命名为沙日塔拉遗址,位于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沙日塔拉村,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沙日塔拉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发现房址8座、灰坑及灰沟30处,墓葬31座,路面2条,灶址1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角蚌器等150余件。发掘的房址多为圆形、圆角方形、方形等,是半地穴式结构,保存较差。灰坑多为圆形,平底或圜底,个别灰坑中埋葬有完整的狗骨架,有祭祀性质。发掘的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式墓葬,多为圆角或弧边长方形,墓葬有成人葬和儿童葬两种,多为单人葬,几乎没有葬具。

  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和贝饰,但它们不是本地特有产物,是从遥远的区域交流而来,说明当时在此生活的先人与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物品流转。而且地表采集的青铜器和冶炼烧结块,也说明遗址很可能存在着冶炼铸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活动。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三足瓮、绳纹鬲、单把鬲等用于生产生活的陶器;石器以石刀为主,骨器有锥、针、筒、簪等;卜骨是利用牛或羊肩胛骨加工而成,加工方式为烫、灼、钻等。

  考古人员认为,沙日塔拉遗址为研究史前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原文链接:http://wlt.nmg.gov.cn/zwxx/msyw/eeds/202202/t20220214_20057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