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组织召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专题研讨会,局长曹建恩主持会议,局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及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学习研讨并发言。
曹建恩在专题研讨中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百年来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成就,对广大考古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并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行方向。我们要在政治上想明白“为何考古”,在学理上说清楚“如何考古”,将考古工作的社会政治意义与学术意义有机结合起来,聚焦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为切入点,以清水河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为依托,开展文明起源、国家形成课题研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提升考古发掘与研究水平,延伸历史轴线,活化历史场景,明确内蒙古地区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巨大贡献。
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在专题发言中表示,要加强中国北部边疆考古学研究,加快考古成果转化。要推进重要考古项目资料整理,深入挖掘考古成果蕴含的中国文化基因、呈现的中华文明脉络、反映的中华文明成就,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构筑起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文化屏障。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平在专题研讨中表示,新时代的考古工作要充分发挥在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独特作用。考古工作已然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更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作,回眸考古百年,常志国史丹心。新时代考古工作更应担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与学术担当,提升考古发掘与研究水平,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用考古学语言讲述历史,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其他副处级干部在发言时纷纷表示,站在新的起点,立足百年变局,着眼复兴伟业,要继续坚持和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接续奋斗,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与综合研究实力,拓展研究领域,扎根北疆、放眼欧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努力开创内蒙古文物考古事业的新辉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