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外农家乐 > 正文

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走进青浦

  • 时间:2022-02-25 12:19:04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颁奖展演日前在江南水乡古镇青浦朱家角举行。展演撷取了12首具有代表性的上海民歌,展示给广大市民,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欣赏到江南民歌之美。“上海民歌”系列讲座即日起至11月23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徐景新、郭树荟、候小声、韩金梅、邓姝、江山等民歌、声乐及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将讲解民歌及其创作。

  上海市民文化节江南民歌大赛自6月12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拉开帷幕。决赛中,16个区拿出了各具特色的40多首“看家”民歌。最终《绿岛四季歌》《问花名》《姑苏风光》《码头工人来四方》《吃吃浦东老八样》《十二月花名》《阿婆茶》《救枯苗》《摇一橹过一浜》《啥鸟飞来节节高》10首歌曲获“最江南”演绎奖。除了观众印象中在乡间田野唱响的民歌,《码头工人来四方》来自杨浦区平凉街道的“专业唱号子四人组”,由平均年龄76岁的4位退休工人、工程师演唱。这首歌是2009年杨浦区文化馆为迎接世博会创作的情景剧《码头号子》中的一段。决赛中,这首劳动者之歌获得第一名。

  据悉,上海民歌分为劳动号子、田(山)歌、小山歌、小调、儿歌、吟唱调等。在赛事推进过程中,16个区对本地域民歌进行了梳理。决赛场上,上海地域民歌百花争艳,让专家和观众都感到震撼。“尤其让我震撼的是那些原生态民歌,它们前所未有地以本色出现,不但没有对原曲调进行修改加工,更是大胆地启用毫无专业声乐基础的民间艺人进行演绎,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魅力大放光彩。”大赛评委,国家一级作曲、音乐制作人彭程说。

  江南民歌在青浦有着深厚底蕴,青浦田(山)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今青浦拥有练塘、赵巷、朱家角、金泽四个田(山)歌的传承基地,除赵巷外其他3个都是历史文化名镇。展演上,3个传承基地为市民各自展示一首原生态的本土田(山)歌,包括金泽的《救枯苗》、赵巷的《十二月花名》、朱家角的《问花名》。游客们置身古镇,更能深入体会田(山)歌与古镇的文化、环境互通,他们是参与者也是传播者。

  大赛评委、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郭树荟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期间,民歌理论研究专家江明惇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收录了500多收首传统民歌。“民歌如今在上海都市文化中处于较边缘的地位。这是传统音乐研究者们的痛点。”

  彭程坦言民歌大赛让他心潮澎湃,“它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民歌,我们对传统音乐的责任在哪里。”他呼吁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为新民歌打开一条宽广的路。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gqfc/20211022/d60d44f1565146bf9f9e65deb171e3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