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业合作 > 正文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汛期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

  • 时间:2022-02-25 12:57:1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当前,我省已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强对流、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将愈加频繁。随着国内疫情持续稳定向好,加上暑期到来,民众出游意愿强烈,各地将迎来旅游旺季,旅游安全面临重大考验。为切实做好我省汛期暑期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汛期及暑期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文旅发电〔2021〕177号)和近期省有关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系列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有关安全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防汛防风工作,指导旅游企业建立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风险研判,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汛期暑期旅游安全工作。要以上率下、对标对表、突出重点,把党史教育成果转化为抓工作的具体行动,真抓实干、查缺补漏、固强补弱,对行业安全工作进行再检查、再部署、再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将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具体岗位和人员。

  二、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行业重点领域风险防范

  要积极协调公安、自然资源、住建、交通、应急、市场监管、消防救援、海事等部门,依法依规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督促辖区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在安全水域玩耍.jpg

  (一)加强团队安全管理。要督促旅行社全面落实旅游包车“五不租”制度,强化旅游客运安全保障。要密切关注始发地和目的地气象、疫情、交通等预报预警信息,加强风险评估,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不得组团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受强降雨、台风影响严重的地区旅游。督促导游落实安全提醒职责,开好行前说明会,切实把好报名、组团、交通、地接、行程等各个关口。行程中一旦遭遇汛情、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团队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调整线路行程,并报告组团社及相关部门,妥善处置。

  (二)强化景区安全保障。要督促指导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特别是山地型、滨海型旅游景区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强化对事故灾害多发区,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长坡等危险区域的巡查检查,进一步完善景区安全警示标识。要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景区高风险项目、大型游乐设施设备、观光游览车、事故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安全监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遇强降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时,要督促景区按照当地政府及三防部门部署要求,及时做好应急关停、游客劝离、疏导等工作。

  (三)加强安全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门户网站、社交媒体、短信、电子屏等多种途径,及时转发气象、自然资源、卫健、应急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和预警信息,进一步增强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者安全防范意识,提醒旅游者切勿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水库、无人岛、海滩、峡谷、网红景点等未开发,未对社会公众开放的不明区域开展游览、戏水、探险、露营等活动。

  三、加强应急管理,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应急响应及时

  各地要针对汛期暑期强降雨、强对流、台风天气频发,出游人员多、涉水项目多风险高等特点,加强与交通、应急、市场监管、消防、海事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合开展旅游安全培训和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升全省旅游行业防灾减灾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遇强降雨、台风、假日等重点时段,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重点岗位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生涉文旅突发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及时准确报送信息,不得瞒报、漏报、迟报,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应急响应及时。


原文链接:http://whly.gd.gov.cn/service_newcxts/content/post_33471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