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17年上半年自治区文化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服务社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文化场馆各项工作获得高度肯定。
2017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西视察工作,把广西合浦汉文化博物馆作为视察的首站,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肯定了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展出的文物有特色,指出北海具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总书记关切地询问广西博物馆建设现状,强调博物馆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要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加强历史研究和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将考察广西的首站安排在合浦汉文化博物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对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是对广西特色博物馆的充分肯定。广西文化厅通过召开会议等方式迅速组织传达学习讲话精神,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部署。
为做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文化场馆工作,广西文化厅组织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单位对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进行了修改提升,及时高效完成了博物馆有关历史依据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关内容的丰富提升等工作。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专门致函对文化厅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吸引了大批游客和企事业单位组团前来参观,实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时,文化厅启动了广西特色博物馆建设工程,计划到“十三五”末全区各级各类博物馆数量达到300家,其中重点建设100家特色博物馆,彰显民族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文化特色。
(二)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厅继续加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指导力度,2017年将在全区建设120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贫困地区边境县、民族县843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总数达2043个,较上年增长70.25%;总投入达到6.5亿元,较上年增长116.6%,创历史新高。截至6月,全区共有200多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开工率超过10%。
为发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文化厅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作为脱贫攻坚文化扶贫的主要项目之一,在748个贫困村启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占总数的62.3%,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同时,2017年新增的843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安排在民族自治县、边境县,力争实现全区14个民族自治县、边境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依托,文化厅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大全区3个美术馆、112个公共图书馆、123个文化馆、122家博物馆、纪念馆和11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对公众开放,2017年上半年全区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观众1500万人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7000场,充分发挥了文化场馆服务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二是举办了广西首届全民艺术普及日、2017年“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广西行暨第九届“魅力北部湾”(北海)等一系列全区性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以“国门文化工程”为抓手,指导防城港市、柳州市柳南区开展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在文化部中期督查中,防城港市共有7项指标获得优秀评价,特别是文化厅扶持的“国门文化工程”工程项目,以“五缘促五化”和“边山海湾民”特点,打造防城港市边境“文化睦邻”示范带、临海“文化惠民”示范带、山区“文化扶贫”示范带、“海湾”文化示范带、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富民示范带5个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带,得到了督察组的高度肯定。
(三)以戏曲进校园活动为依托,推动全区艺术创作演出繁荣发展。
围绕中宣部、文化部等国家部委的工作部署,文化厅今年年初在全区启动了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组织区市两级戏曲院团开展活动近千场,彩调剧《刘三姐》、壮剧《第一书记》、桂剧《打棍出箱》、粤剧《北上》、邕剧《牧虎关》等广西地方剧种的经典剧目走进校园。同时,各级政府及文化教育部门积极创新活动方式,河池学院与宜州市共同建立了刘三姐艺术学院排演大学生版彩调剧《刘三姐》赴外巡演,南宁市打造了“一场演出、一个课堂、一项培训、一项展览、一套教材”的“五个一”模式,柳州市打造了“艺术课堂平台+校园展演平台+数字教育平台”集成教育模式等,带动了活动持续深入开展。通过课堂讲台、演出舞台、网络平台“三台”联动,广西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戏曲艺术传承文化、涵养道德的独特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以戏曲进校园活动为依托,全区艺术创作演出呈现繁荣景象。在201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基金申报中,广西共有34个项目获得资助,在全国排名第9位。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广西的舞蹈诗《侗》在北京演出,为高峰论坛新闻中心组织的中外记者献演,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南国之声”周末音乐会、“民族戏苑”周末剧场、南宁民歌湖周周演等全区市县驻场惠民演出品牌通过开展常态化演出,继续发挥艺术惠民、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积极作用。
(四)以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为要点,加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彭清华书记、陈武主席对广西文物工作的批示精神,2017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区文化(文物)会议对加大全区文物保护力度进行了部署。上半年,文化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部署,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力度。
一是扎实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保护和申遗工作。配合完成全国政协“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专题、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专家团队、国家文物局调研组对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申遗调研的调研工作。加快推进北海史迹遗产保护和申遗基础工作,督促北海市调整充实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导合浦县设立合浦申遗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成立广西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与北海市政府建立了厅市会商机制。重点推进合浦汉墓群四方岭、金鸡岭重点保护区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预计年底前完成施工任务。
二是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开展革命旧址维修保护三年行政计划,计划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桂北长征文物保护工作,2017年投入350多万元对全州县湘江战役旧址觉山辅阻击战旧址等文物点开展文物保护展示、环境整治工程。组织实施柳州旧机场及城防工事旧址、湘江战役旧址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和示范意义的革命旧址保护工程。
三是成功举办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活动学习宣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举办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主题论坛和“首届全区博物馆十佳社会教育活动品牌”评比颁奖活动,全区博物馆文创产品展示、广西考古30年成果展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广西博物馆建设取得的成绩。
四是成功举办“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围绕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的主题,文化厅精心策划了“壮族三月三·桂风壮韵浓”系列文化活动,全区各地共组织各类文化活动430多场。“桂风壮韵三月三”主题活动、“民歌湖畔三月三”文化活动、“春暖花开三月三”交响合唱音乐会、柳州“鱼峰歌圩”山歌邀请赛、“民族风情三月三”民俗文化展演等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组织创作的歌曲《广西尼的呀》、《春暖花开三月三》、交响音诗《广西随想》等“壮族三月三”题材的艺术作品备受欢迎,在各大网络媒体广泛传播,进一步提升了“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集赏、乐、教、研于一体的系列文化活动充实了广西各族人民的假期生活,展示了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五)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为重点,建设平安、阳光、健康的文化市场。
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是2017年全区重点改革任务,由文化厅具体牵头负责。为做好相关工作,自治区文化厅在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快落实改革任务,组织课题组分别前往南宁、柳州、桂林、来宾等地深入调研,与湖北、辽宁、上海等兄弟省市进行交流学习。目前,由自治区文化厅牵头起草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送审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分工方案》(送审稿)已经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审议通过报自治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文化厅认真履行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先后组织开展了网络文化市场营业性演出市场专项整治、全国“两会”期间文化市场专项保障行动、全区文化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文化市场涉恐隐患排查专项整治、“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化市场暗访抽查、2017年全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月”活动等文化市场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加强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切实做好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了文化市场环境安全有序。据统计,2017年1-5月,全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检查84135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7391家次,责令改正534家次,受理举报111件,立案调查121件,移交案件13件,办结案件316件,罚款28.3万元,没收违法财物10275件,没收非法音像(电子)出版物1945张。经全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同努力,2017年上半年,我区文化市场无一例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文化市场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繁荣发展。
(六)以文化展会为平台,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竞相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突出广西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各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和作用。自治区文化厅联合自治区相关部门分别于2017年4月、5月在南宁举办了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和2017中国—东盟博览会动漫游戏展。两项展会共举办了100多场文化交流、贸易活动及会议,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文化企业及组团参展,参观人数达15万人(次),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乌克兰等中东、欧美国家60家境外企业与国内各省市文化产业项目主、投资商、手工艺批发、零售、进出口商参会洽谈。
同时,自治区文化厅还组织区内文化企业参加第13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12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等全国文化展会。在深圳博览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等领导视察广西展区,查看了合浦角雕等广西参展的文创展品。
以各类文化展会为平台,2017年1-3月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1.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10个行业中,有7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增长14.9%;文化艺术服务增长38.5%,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增长7.5%,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增长19.6%,全区文化产业呈现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七)以共建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为契机,积极推动优秀民族文化走出去。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领导对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文化部共建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工作的批示精神,自治区文化厅抓紧部署,充分了解越南中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有关情况,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呈报相关请示,进一步加快推进共建工作。目前,文化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就共建模式、人员派遣、资金安排等方面工作达成基本一致,将按照要求签订共建协议。
以共建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为契机,广西继续加大对“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对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力度,组织广西优秀文艺演出随自治区代表团赴越南参加越南广宁、凉山、高平、河江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2017年春节会晤联谊晚会文艺演出,组织广西杂技艺术团赴老挝开展了“欢乐春节”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广西漓江画派艺术家赴斯里兰卡交流采风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年度合作共建,获得了各国嘉宾观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八)以区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加快推动全区文化基础设施。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领导对推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指示精神,在自治区财政厅、发改委、南宁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区直文化系统共有6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广西图书馆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区直文化系统幼儿园改扩建、广西艺术学校民族文化艺术教学综合大楼等3个项目已顺利封顶。广西群众艺术馆改扩建项目已经进行旧建筑拆迁阶段。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广西民族剧院等2个项目共获得自治区财政安排的2017年政府新增债务资金5000万元,正在加快推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与评估、节能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前期工作。
以区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全区文化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广西文化艺术中心等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南宁、柳州、梧州、北海、防城港、河池、来宾、崇左等8个设区市实现了文化投资数同比增长。201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文化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为90亿元,占全区社会事业投资总额1050亿元的8.57%,同比增长14%。1—5月,全区文化投资完成8.26亿元,完成率为68.83%,同比下降13.1%。据统计,2017年1月-5月全区社会事业文化行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0.38亿元,同比下降1.4%,与一季度投资完成8.26亿元情况相比,4-5月增加投资22.12亿元,每月平均增速为133.89%,一季度投资下滑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