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其贤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我省传统村落、民族特色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文化遗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富集是贵州的独特禀赋,我省有31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1328个“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724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列全国第一。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是我省丰富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我省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申遗工作,目前我省有世界文化遗产一项:土司遗址遵义海龙囤遗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项:侗族大歌、石阡说春。另有:苗族村寨、侗族村寨、铜仁万山汞矿遗址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其中苗族村寨(台江县、剑河县、榕江县、丛江县、雷山县、锦屏县),是我省于2006年单独申报;侗族村寨(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为我省与其他相临省区捆绑申报。2012年,铜仁万山汞矿遗址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同时,我省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冠居全国,有世界自然遗产4处,即: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净山。这些申遗成果不仅是贵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大收获,也是践行“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成就。
2019年我省又有2处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和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其中,贵州三叠纪化石遗址群(盘县、兴义、关岭),申报自然遗产;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申报申报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针对自然、人文资源比较有开发潜力的传统村落,《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黔府发〔2015〕14号),明确提出了“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帮助当地百姓发展、致富。目前我省已有38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省政府将印发《贵州省传统村落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该文件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保障措施和行动计划。
为了确保世界遗产地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今后我们将加强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严格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及生态种植养殖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希望您继续关注和关心此项工作,有关工作我们将诚邀您参与和指导。
特此函复。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1年7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李军盈;联系电话:0851-85575245)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