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复工复产时,防疫是头等大事,在贵州省博物馆,《骏驰骥骧——中国传统马文化展》正在展出,萌萌的“马儿”文物化身“表情包”,提醒大家在复工复产时,防疫不可松懈。
戴着马儿头套,笑容可掬的拿着温度计;穿着汉服,戴着口罩、专心洗手的马儿小哥哥;身穿汉服的马儿小姐姐,提醒大家“春光无限好,防护不能少”……在贵州省博物馆的《复工防护指南》系列漫画中,“马儿”文物化身萌萌哒“表情包”,提示大家复工的同时,莫忘防疫。“中国文物遗存很丰富,要提取合适的形象用作防疫宣传,首先需要对文物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漫画的创作者,贵州省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李渊告诉记者,自省博物馆开馆以来,每天都接待百余人观展,目前,正在进行的《骏驰骥骧——中国传统马文化展》,成为大家前来观展的一大看点。如何将展览和当下的复工防疫结合?让观众在加深“防疫”知识的同时,巧妙的融入马文化,让文物“活”起来?对此,李渊通过绘制系列漫画的形式,将文物和疫情防控结合起来,号召大家重视疫情,及时防护。“马儿”提示您: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手机和钥匙在这些作品中,李渊将现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历代马文化相关的文物,用卡通人物头戴马头套来代替,每个卡通人物戴着口罩,并绘制“接受体温检测、洗手消毒、开窗通风、锻炼身体”等场景,通过重组场景和创新动作,赋予了表情包生动、活泼的当代生活气息。“萌萌的马儿!”“有趣又有意义!”“可以抱走表情包吗?太乖了!”“我也要去看看马文化展,太可爱了!”……自漫画推出以来,引来了省内外众多网友的点赞和好评。对此,有网友认为,通过表情包的形式宣传防疫知识,既是对防疫的重视,也是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创新,对宣传文物考古也有不同的意义。展览汇集了贵州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西安市长安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等共十家文博机构历代马文化相关的文物精品近300件,再现中华民族悠久的马文化历史和深厚的马资源底蕴。展现贵州人民在脱贫攻坚任务中一马当先的劲头和万马奔腾、自强不息的精气神,为脱贫攻坚助力。这些展品中,既有汉代的木马,北魏彩绘陶甲骑具装男骑马俑,唐代的彩绘陶戴冪篱女骑马俑、白陶舞马、石生肖马等。通过这些古朴雅致的展品,可以感受到在中华文明的演进中,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战争博弈和邮驿传播等活动中,马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及所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此次展览将展出至5月20日(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周一闭馆),市民可前往免费参观。
内容来源:多彩贵州网
记者:应腾 李桢
插图绘制:李渊
原文链接:https://whhly.guizhou.gov.cn/ztzl/rdzt/yqfk/fkzs/202004/t20200407_5582151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