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外农家乐 > 正文

拉孜县高质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时间:2022-02-25 12:56:1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拉孜县高质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综述: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堆谐之乡“破茧成蝶”

  近年来,拉孜县紧密结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遗存、文化遗产,抢抓日喀则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战略机遇,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旅消费产品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出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塑造提升文旅品牌形象,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拉孜畅享高原风光、感受文化魅力,也让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强化规划引领串起景点景区景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上,拉孜县申报的堆谐、藏刀锻制技艺、扎念琴制作技艺先后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查木钦墓群;县境内划有“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拉孜县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近5年来,拉孜县游客接待人数100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超过3亿元……

  拉孜县没有止步于所取得的成绩,而是从广度、深度、高度全方位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持续提质增效,打造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特色、高端、精品旅游格局。

  拉孜县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有着清晰的规划和部署:围绕“环珠峰旅游服务圈”打造、谋划拉贵岗日等雪山旅游开发项目,探索打造地球第三极户外登山极限挑战体验项目;实施堆谐文化旅游景区、温泉康疗基地、拉孜镇自助游综合服务站和花海旅游项目,着力打造最美318县域精品旅游线路,做好拉孜镇古街风貌恢复,丰富城市“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功能;积极参与“文创西藏”产品展示展销,依托乡村电商发展拓展文创产品推广媒介,做好“拉孜藏刀”“拉孜扎念琴”等艺术品牌的推广运营;探索文旅产业运营新模式,举办好堆谐文化旅游节和第十一届物资交流会,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实现全时全域旅游。

  擦亮城市名片激活文化文物文创

  最近,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拉孜县艺术团编导扎西旺拉十分关注扎念学琴房招生事宜。

  “拉孜堆谐是一种融歌舞、说唱、弹奏为一体的歌舞艺术形式。扎念琴是堆谐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也是学习传承好堆谐的基本功之一。”扎西旺拉说。

  如今,扎西旺拉的很多学生学成后,将拉孜堆谐带向更广阔的舞台和天地,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拉孜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次仁央金就是扎西旺拉优秀学生中的一员。走进她创办的西藏南卡亚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民族服装店、酒店、茶园、民族手工艺品展厅等一应俱全。

  “在我创业的过程中,党的好政策给了我非常大的信心和勇气。”次仁央金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将会把创新创业进行到底,想出更多‘新点子’,走出更多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新路子’。”

  拉孜县文旅局副局长边巴普赤表示,目前,拉孜县已经初步打造出休闲度假、生态探索、历史探秘等精品旅游线路,正在构建自然生态、湖光山水、文物古迹、温泉度假、花海民宿、非遗体验等多样的文化旅游板块。当厚重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区位优势等被充分结合,原本相对零散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在保护与传承中便开始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强有力的红火发展势头。

  释放发展红利倾心利民惠民富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变成精致的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变成抢手的旅游纪念品,特色民居变成农家乐民宿,传统民俗变成旅游新体验……拉孜县的旅游业正释放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走进拉孜县扎西宗乡利民民族手工业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妇女工人们正忙着编制藏毯、卡垫等手工艺品。“在这里上班每天有100元的工资,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还方便照顾家庭,我非常满意。”30岁的索朗曲珍高兴地说。

  据悉,该县通过组建行政村文艺队、开展戏曲进乡村、加快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推动景区、文旅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为该县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500多个,增收4500万元,为如期实现脱贫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踏上新征程,开启新篇章。拉孜县将进一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强化组织保障、政策保障、规划保障、机制保障、人才保障、执行保障,激活与释放文化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价值、建筑遗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社会价值,全力打造彰显特色、展示形象、汇聚资源、厚植优势的文化旅游形象品牌。(记者汪纯陈林扎西顿珠张斌)

  

  

  

  


原文链接:http://lyfzt.xizang.gov.cn/ztzl_69/wenlv/202104/t20210421_2003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