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外农家乐 > 正文

湖北非遗:文旅发展新名片 乡村振兴生力军

  • 时间:2022-06-01 12:31:5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陪同印度总理莫迪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时盛赞荆楚文化。

  湖北传承3000年荆楚文化根脉,孕育了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新时代,湖北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发展非遗,湖北非遗绽放出时代异彩。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将非遗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荆门市等地颁布了地方非遗保护条例,截至目前,湖北省各地共颁布非遗相关规章制度、管理办法97部;湖北省内2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设立非遗研究中心,非遗项目纷纷进入大中小学。

  在保护中传承弘扬,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湖北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完善、项目保护传承不断做实、区域性整体保护稳步推进、基层立法建设走在前列、传承人队伍逐步壮大,非遗日益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目前,湖北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拥有国家级项目145个、省级项目60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3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2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71人。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省基本实现了非遗保护的制度化、体系化与工作常态化,非遗保护理念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批批非遗特色村镇、街区因非遗而多彩,因非遗而扬名,正成为新时代湖北文旅发展的亮丽名片。

  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汇聚女儿会、摆手舞、哭嫁、摔碗酒等非遗项目,土家风情浓郁,深受游客青睐。2021年,景区接待游客152万余人次,文化和旅游综合收入8766万元。

  黄梅戏、黄梅挑花、岳家拳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年活跃在湖北省黄梅县东山小镇景区,让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一方艾草惠万民。蕲春艾灸疗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依托传统技艺,蕲春县相关企业开发了艾灸贴、艾灸条等系列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小小艾草撑起了一条全产业链,催生565家企业,惠及数十万人。2021年,蕲春艾灸疗法相关产业产值达80.8亿元。

  一条柳编富全镇。程河柳编是湖北省级非遗项目,“柳编之乡”襄阳市程河镇开发了多种柳编产品,带动3000多家农户参与生产制作。

  一块茶砖走四方。位于赤壁市的赵李桥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茶源地之一。2014年,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如今,赵李桥砖茶远销俄罗斯和西欧,带动当地群众5万余人增收、就业。

  立足传统工艺、创新发展思路、带动企业发展、编织现代生活,非遗成为湖北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一手抓传承保护,一手抓产业发展,湖北各地共建立50多个非遗就业工坊、130多个非遗传承发展基地,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汉绣、大冶刺绣、恩施玉露、枣阳粗布等众多非遗项目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和就业增收的知名品牌。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非遗已然成为文旅融合的新亮点、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文旅发展的新名片。

  

  武汉汉街的非遗市集吸引市民游客驻足

  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供图


原文链接: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hb_7730/202205/t20220530_93325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