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在此次会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会上由党总支书记周能逐字逐句领学习近平总书记这篇讲话全文,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探源工作指明了远景目标和具体路径,对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地深化认识、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以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为目标,由国家支持、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湖南是较早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的地区之一,自2006年开展鸡叫城的考古发掘以来,在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至(四)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绩。湖南作为长江中游的核心地区,有着辉煌的古代文化,从2006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组先后开展了鸡叫城遗址、杉龙岗遗址、优周岗遗址、城头山遗址、车轱山、孙家岗遗址、七星墩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其中鸡叫城、孙家岗、七星墩三处遗址后来又列入“考古中国”的重点课题,与文明探源工程项目联合实施。除此之外,还在澧阳平原外围,将配合基本建设工程的抢救性发掘项目如泸溪下湾遗址、桂阳千家坪遗址等也纳入这个课题,取得了重要收获。泸溪下湾遗址、华容七星墩分别入围2017年、202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澧县鸡叫城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凤舞潇湘——桂阳千家坪出土陶器》入选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习总书记讲话还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周能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考古资料整理出版,多学科协作高质量做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贡献湖南考古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会议还就近期加强安全生产杜绝各种隐患,防洪防灾防止事故发生,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做出部署安排。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