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刹山摩崖石刻数字化保护技术方案的批复
辽文物行政〔2022〕14号
本溪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你局《关于核准李家堡子长城部分段落修缮和铁刹山摩崖石刻数字化保护方案的请示》收悉。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经研究,我局原则同意铁刹山摩崖石刻数字化保护技术方案。
一、对该方案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病害调查部分的相关内容。补充省文物局立项批复文件的相关说明,明确病害调查的具体要求。病害调查、勘察、评估等是文物数字化保护和文物预防性保护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尤其是针对摩崖造像、摩崖石刻数字化保护,调查目标集中在表层劣化上也是可以的。建议在项目中增加工程地质、岩土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深化病害调查方面的工作,以现场调查为主,增加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检测、现场回弹检测等内容。参考古建调查表,设计摩崖石刻病害记录、分析、统计等专用表格。
(二)如果病害调查部分内容要作为下一步保护工程的前期基础勘察,除需查明文物现存的病害类型、分布区域及形成原因外,尚需查明摩崖石刻所在区域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摩崖岩体的稳定性及环境状况。根据《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规范》(WW/T0063-2015)等,明确各病害类型的勘察深度要求,以此作为病害调查部分验收的标准。
(三)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坚持方案当中的优先原则,既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可扩展性,保证数字化成果能够匹配相关应用技术手段及应用设备的进步。在实施过程中应考虑比较便捷同时能保证数据精度的设备(例如地面扫描时可适当考虑移动式手持扫描设备),以保证实施过程中的人员及文物安全,同时也可以尽量减少对现有保存环境的影响。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包括过程数据及成果数据,也应适当增加保障数据安全性的说明。
(四)坐标系应为CGCS2000。数字化成果除三维实景模型外,可考虑结合倾斜摄影测量生成保护区划内1:500的基础地形图。无人机摄影测量主要是针对手工拍摄不便的崖壁面高大石刻,拍摄主要是以手动近景方式(或称多视角摄影、抵近摄影),原则上不采用倾斜摄影方式。应针对29处石刻所处位置、规模、大小、价值等因素,包括延展的环境(崖壁、石块等)规模、大小等,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数字化数据采集方式(摄影、无人机、扫描等)。
(五)项目所在地为景区,整体植被茂密,方案中应明确需要采集哪类、多大范围的环境要素,明确题刻所关联的环境要素规模和采集方式。无人机和扫描仪采集的环境要素事实上是两类数据,方案中应进一步明确哪些点用无人机哪些点用扫描仪、环境模型与后面的题刻模型是否融合以及如何实现。方案进一步细化,增强针对性,如地面拍摄和无人机抵近摄影的分辨要求、控制标靶的类型、扫描分辨率、模型精细度、制图比例、制图精度(几何精度和表现精度)等。
(六)一般情况下,每款题刻的采集可能存有扫描数据、影像数据、模型数据,方案中应进一步说明扫描数据在模型数据中的使用情况和必要性。题刻列表中最好针对字体大小、深浅、填红与否、填红时期、涂料或油漆类型、影响或感官效果等进行全面调查和详述。
(七)“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建议对景区管理部门、县文物局所用系统进行调研,嵌入或构建整个县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资源平台。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平台的各项功能模块及内容说明。充分考虑文物保护工作的动态性、持续性特点,考虑不同阶段采集数据的存档、保存、管理、利用等的衔接问题。项目成果内容、形式和体系进一步细化。进一步说明经费预算的依据和标准。
二、请你局指导有关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经你局审定确认达到要求后报我局备案方可实施。
此复。
辽宁省文物局
2022年6月16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