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交流 > 正文

妙笔恒心著史 留住古镇乡愁

  • 时间:2022-07-15 05:02:3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日,我市入选第六批“中国名镇志”的志书之一──《杨柳青镇志》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千年古镇杨柳青在新时代的首部方志,《杨柳青镇志》全面记述了杨柳青镇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建设。日前,记者走访了该志书相关编修人员,请他们介绍这部方志的编修过程和背后故事。

  杨柳青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杨柳青镇党委副书记穆光柱告诉记者:“地方志编修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镇志作为基层行政组织的志书,丰富生动地承载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传承中华文明血脉。”

  《杨柳青镇志》编修工作于2017年末启动,历经4年时间完成。记者注意到,该志书的9个篇章中,杨柳青年画、杨柳青人“赶大营”、石氏家族3个篇章与基本镇情、古镇胜迹、风土民情等篇章并列,独立成章。《杨柳青镇志》副主编王洪海向记者解释:“‘中国名镇志’志书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名’与‘特’的记述。杨柳青年画底蕴深厚,创作题材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远及海外。杨柳青人‘赶大营’发扬爱国精神、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后代至今已有六代人,其中在新疆扎根的约60万人,他们铭记家乡、守卫边疆,一直为当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作贡献。石氏家族的传承则是大运河在杨柳青留下的重要历史痕迹。”

  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书籍,作为一个地方的官方正史,一部方志的历史价值会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放大。在王洪海看来,修史者不但需要一支妙笔,从浩瀚的历史资料中去伪存真,更需要一颗恒心,在青灯古案前甘于寂寞、直笔著史。王洪海说,在《杨柳青镇志》的编修过程中,十余位编者及专家付出了大量心血,历经无数次讨论、增删、修改。

  《杨柳青镇志》在内容上呈现出很强的可读性与文化性,如结合文字史料,志书精选了一批记录杨柳青旧貌的历史照片和反映当今日新月异发展的新照片,此外还收录了西青区文史学者近年发掘歌咏杨柳青的古诗词近百首。


原文链接:http://whly.tj.gov.cn/XWDTYXWZX6562/MTJJ8464/202207/t20220712_59314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