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是一个土族世居的传统村落,辖8个社369户1396人,其中土族人口1368人,全村总面积14.7平方公里。班彦村5、6社129户484人于2017年3月完成了整体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底班彦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贫困村序列,率先实现了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脱贫。2021年,班彦村人均纯收入达12300元,村集体经济累计达到145万元。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班彦村视察指导工作以来,班彦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挖掘优势、精准施策,努力以实际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重大要求转化为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了以党建引领,红色经典旅游为主引擎,盘绣制作、酩馏酒酿造、光伏发电、特色养殖等致富产业多点开花、多元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干、能致富”总体目标。并于2021年2月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先后被评为青海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21年8月23日,班彦村也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乡村振兴首个观察点,同时央视频《同频共振》栏目同步上线。
具体做法
★播种红色火种,打造红色研学基地。依托政策优势,通过优质资源整合,积极和省市级研学基地合作,融入国情教育、民族团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自然生态、乡情体验、拓展训练等内容,合作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此同时积极和省市县党校、党政机关对接,承接其各级培训班。2021年度,班彦村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党政观摩学习团队410批次近1.2万人,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其中红色教育参观学习累计近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5万元。
★讲好红色故事,打造红色经典旅游路线。通过深挖红色精神内涵,积极打造“红色+感恩+幸福”精品游览路线:班彦村“党恩惠泽·奋进班彦”主题教育基地——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创客基地——盘绣园——酩馏酒坊——生态农庄——果蔬采摘园——村史馆,将其作为党建、团建现场培训和观摩学习的常态化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的推出,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更好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讲好红色故事,投身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通过红色感恩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持续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班彦村在原有文化长廊“书记关怀、备受鼓舞”“众志成城、共谋发展”“易地搬迁、华丽蝶变”“精准扶贫、合力攻坚”四大板块基础上,新增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板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充分激发参观人员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发扬红色文化,感恩奋进走好致富路。每年8月23日为班彦人民的感恩日,举办“纪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班彦周年活动”,在节日期间举行“感恩总书记文艺演出”、特色感恩产品展示及优质商品推介会、花儿演出等活动,让游人感受“钟灵五十、幸福班彦”的多姿风采,用悠扬的歌声、美丽的舞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家乡增加知名度、美誉度。同时,打造感恩系列产品,酩馏酒坊退出8·23系列感恩酒、贯穿新村的主巷道命名为感恩路、实施绿化工程感恩林等。
★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村落。班彦村作为脱贫攻坚成果缩影,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个性突出、特色鲜明,景观组合度优越,呈现“养殖基地+青绣工坊+古法酿造+生态农庄+娱乐游玩”的景观格局,具有很大的市场吸引力。以班彦新村为中心,坚持把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农牧业发展结合起来,以红色感恩、土族民俗为背景,以生态景观为依托,以红色教育、党员干部培训景观、青少年科普教育、集农业观光、花卉销售、餐饮、观赏、游乐、摄影、采摘为内容,打造成为区域范围内特色鲜明的集吃、住、游、购、休、学、情、奇等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型民族特色旅游村落。
发展目标
持续打造特色党建品牌。进一步夯实红色根基。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工作机制,持续打造“红色+感恩+幸福”党建品牌,积极探索“一村一品”新路子。积极探索"支部联动+"发展模式。联合其他红色基因村,打造"支部联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可延伸至生态保护,特色种养殖等方面,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的基层联动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坚持多形式、多方位、多角度宣传,以国家、省市县官方媒介为主要载体撰写高质量文章,展现高品质生活,以易接受、易听懂的宣传形式,结合当下短视频浪潮,拍摄高质量视频,提高班彦村红色旅游知名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