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电台弄堂声音”是由刘海粟美术馆“粟上海”和“今潮8弄”联合主办的一档全新的文化类网络声讯节目,也是“无边界青年创想中心”系列项目的重要部分。
从上海本地文化和历史出发,构建一个文化生产平台
“电台”将立足于“上海当代文化实践的呈现”和“建立文化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对话”两大主旨——前者着重于呈现沪上文化工作者的最新成果,或其他与上海相关的文化内容;后者则通过主持人推出的各类趣味小栏目,引入更多嘉宾包括普通市民,在这个平台上讲述故事、展开对话、表演才艺。“电台”将从本地的文化和历史出发,同时以广阔的视野,力图构建一个内容新鲜且生动、丰富而深入的文化生产平台。
“无边界电台弄堂声音”第一季的六位主持人分别是Ag、btr、汤惟杰、杨卓尔、殷漪、赵川,第一季节目由声音艺术家殷漪担任执行总监,策展和评论人施瀚涛担任内容总监。6位活跃的上海文化工作者将独立策划并各自主持一档12期的节目,在未来一年间定期推送。
“无边界电台弄堂声音”采用网络广播的形式,与目前流行的播客类似,每一期内容都将通过喜马拉雅和小宇宙等播客平台同步推送。在内容和风格上,它也像播客一样突出每档栏目主持人的个性化和独特性。除此之外,“电台”还是一个由系列栏目组成的整体,其主持人来自不同领域却具有相近的趣味和价值认同,主持人之间相互熟知,并经常交流。正是在这种交流和互动之间,“电台”成为一个由多领域文化群体共同策划和生产的结果,并由此达成其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
从石库门弄堂传出的“声音”,多维度演绎上海弄堂生活
“电台”的专业录音棚设在今潮8弄;同时,得益于这一上海新的文化和潮流区域,以及四川北路周边独特的文化环境,电台也将与今潮8弄的海派弄堂等由百年历史建筑更新的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场,以及正在筹备中的上海文学馆等其他文化设施建立联系和互动,带来更多线下和直播的内容,使“电台”不局限于传统的听觉文化形态。
一百年前,中国的第一家电台正是在这个城市建立的。今天,“无边界电台弄堂声音”的内容从今潮8弄的石库门里弄现场不断推出,传统的石库门弄堂生活形态虽已渐行渐远,但“无边界电台弄堂声音”依然会从技术、形式和内容上找到它在当代存在的意义。
电台与播客、老建筑与新潮流,“无边界电台弄堂声音”与“今潮8弄”皆是新旧融合的有力诠释者。作为“电台”的联合主办方,今潮8弄完整保留修缮了分布在8条里弄内的66幢老建筑,并围绕“海派今潮”,以今天上海的生活潮流,多维度演绎上海弄堂生活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帮助更多艺术高校师生、青年艺术家打破与市场的边界
2021年,“今潮8弄”与“粟上海”共同成立“无边界青年创想中心”,以与整个城市没有边界的海派弄堂为载体,打破室内外空间界限,呈现以海派历史建筑为背景的大型空间艺术展、青年艺术家联展、集市等各类线下内容,引发关注。2022年全新推出的“无边界电台弄堂声音”旨在进一步打破线下与线上的边界,让“无边界”的理念通过线上触达更多青年人,更广泛地发挥今潮8弄作为“无边界青年创想中心”发声原点的作用。
下一步,今潮8弄将大力提倡“青年共创”,通过“无边界青年创想中心”的平台,帮助更多艺术高校师生、青年艺术家打破与市场的边界,将更多青年艺术创想呈现给文化艺术爱好者。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