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品农家乐 > 正文

我科学家“跨国”选育出4个玉米新品种

  • 时间:2021-03-11 10:55:50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该新品种高抗印度尼西亚主要病害‘玉米霜霉病’,在印尼国家审定试验中,平均产量折合亩产793.34公斤,比第1对照品种Bisi18(印尼主推品种)平均增产8.28%,比第2对照品种P36(最新审定的跨国公司品种)平均增产7.31%,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这是中国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开展“本土化”育种选育的IDCHN07交出的成绩单。“IDCHN0”的名字,包含了印尼(INDONISIA)和中国(CHINA)元素,寓意两国政府支持国际科技合作。

  科技日报记者从山东省农科院了解到,近日,经印尼国家玉米品种审定专家委员会审查同意,来自中国的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在印尼开展的“本土化”育种选育的IDCHN04、IDCHN07、IDCHN09和IDCHN10共计4个玉米新品种一举通过印尼国家审定。据了解,4个品种一次性通过审定,我国科技“走出去”结出他国“本土化”硕果,是我国农业科技专家在国外“本土化”育种的新突破。

  在当地高产高效试验中,经印尼专家测产验收折合亩产最高达到914.51公斤,平均产量折合亩产890公斤。测产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品种与技术集成试验实现了多项突破,增产增效显著,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规模,为印尼农业生产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同时,在印尼多个地区开展大面积试验示范,新品种深得当地政府、农业技术部门、科研院所和农民的认可与评价。

  玉米是我国和印尼的主要粮食作物,双方开展玉米联合研发具有“支撑社会民生、保障粮食安全和实践科技外交”的战略意义。同时,玉米是印尼第二大粮食作物,随着玉米需求量急剧增加,印尼政府提出了“玉米自给计划”予以优先发展。

  本次审定品种,由两国专家在印尼历时十余年选育而成,这为印尼玉米生产发展及农业科技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切实践行了“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103/t20210311_814373.htm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