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业合作 > 正文

广东鱼塘种稻 四大创新结合

  • 时间:2022-08-03 01:04:53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日,藏粮于水是广东农业的热词。广东将在珠三角9市推广东涌渔稻模式,两年内在30万亩鱼塘水面上共种植10万亩水稻。大面积推广鱼塘种稻模式落地,全国少有,这是广东作为粮食主销区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主动作为。广东抓住了四大结合,大力推进,努力实现一举多得之效。

  一是粮食生产与水产养殖创新结合。“鱼塘种稻”是将鱼塘变成稻田,只要种上水稻就是纯增量。广东淡水养殖面积有465万亩,据估算,假如有200万亩开展鱼塘种稻,全省稻谷年产量可以增加6%。

  二是粮食生产与尾水治理有机结合。鱼塘种稻,鱼与水稻互利共生,水稻能吸收利用鱼塘中的氮、磷等元素,净化水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尾水治理效果。2021年10月,《珠三角百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出台,9市要配套资金完成100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工作。如今,这笔钱必然有一部分要用于鱼塘种稻,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

  三是农民增收意愿与政府保粮任务统一结合。珠三角众多鱼塘是由基本农田而来,按照规定,这些鱼塘必须回填复耕。但有了鱼塘种稻模式后,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只要鱼塘上种了足够面积的水稻,可以不回填复耕。这样既节省了回填复耕成本,增加了水稻种植面积,又不影响农民收入。

  四是新模式应用推广与经济发达主销区有效结合。珠三角属于经济发达主销区,有条件利用经济优势、市场优势推动鱼塘种稻模式落地,有条件利用科技优势研发适宜于广东的鱼塘种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进而推动粮食生产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真正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zfjy/content/post_39817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