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村里免费送给我一头母牛犊,我要好好饲养它,让它顺利生下小牛犊,增加收入,改善生活。”7月25日,天等县都康乡多信村更加屯村民黄绍学牵着刚领到的小牛犊,抚摸着它光滑黝黑的毛皮,满是欢喜。
当天,都康乡向10户脱贫户(含监测户)免费发放10头牛犊,让黄绍学、覃华燕等脱贫户高兴不已。
据悉,都康乡大力实施“书记‘1+10’联农带农促增收”项目,促进养牛产业健康发展,带动脱贫户(含监测户)持续增收致富,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及农户双增收。
“首批先免费发放10头牛犊,接下来我们将陆续把牛犊发到更多脱贫户手中。”都康乡党委书记李锋一边分发牛犊一边兴奋地说,“全乡10个村支书每个带动10户脱贫户养牛,一年就能带动100户。”
为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都康乡组织各村村集体与脱贫户签订养殖合同,由村集体出资购买母(肉)牛,交由脱贫户养殖,养殖过程中的饲料、防疫等成本由农户自行承担,村党组织书记会不定时联系畜牧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对农户养殖过程进行监管。肉牛育肥后统一由村党组织书记对接市场出售,出售后扣除购买成本(买小肉牛实际金额)后,按2:8的比例进行分红。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每养殖一头牛至少增收5000元。那么村集体经济收入1000元,养殖农户收入4000元。”李锋说,“基层党组织书记+村集体+脱贫户(含监测户)”牛养殖村集体经济项目模式,将实现脱贫户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增效的双赢局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