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贵港市港北区港城街道樟村火龙果种植基地,村民罗朝俊正召集村民除草、疏花疏果。去年,他回到家乡的产业基地上班,负责管理工人,每月工资4000多元。
该基地面积880多亩,能为当地群众提供近百个就业岗位。该基地技术顾问廖志欢介绍,现在每天用工40—50人,摘果时用工80—90人,每天工资80元,平均每户年增收1万多元。“今年已收了5批火龙果,亩产超3250公斤。”他说。
港北区以港城街道樟村火龙果种植基地为示范点,以点带面发展火龙果产业,促进农户增收。目前,该区港城街道、大圩镇、根竹镇、中里乡等乡镇都发展火龙果种植产业。
为提升火龙果的产量和质量,该区积极推广应用催花补光等农业新技术。每年冬春季多收3—4批反季节火龙果,实现火龙果错峰上市、增产增收。火龙果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上海、北京、郑州等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