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情怀 > 正文

湖北日报报道:新茶王的蓝田梦

  • 时间:2022-08-20 08:30:15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44岁的方敏,今年喜事连连。

  5月,恩施硒茶斗茶赛,他制作的“蓝田梦利川红”独占鳌头,荣获“利川红茶王”称号;7月,“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茶王赛,“蓝田梦利川红”再次脱颖而出,斩获“特别金奖”。

  一个普通农民,靠什么夺得“茶王”桂冠?

  一场偶遇,打开人生一扇门

  2002年7月的一天,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长途汽车站,方敏面对四周的广告牌发呆。

  他的老家利川毛坝兰田村是远近闻名的茶乡。伴着茶香长大的他,当时并没有选择做茶。迫于生计,他刚过20岁就到宁波打工。

  前天,他接到母亲电话,说家乡一种白茶的鲜叶卖到30元一斤,而普通绿茶的鲜叶一斤才2、3元。为寻找白茶茶苗,他乘车来到安吉。

  此时,一则龙溪乡茶场的广告吸引了他。方敏试着拨通了广告牌上的电话。

  一会儿,一辆小车驶来。老板姓陆,带他来到茶场。

  两人一见如故。谈妥了茶苗,又谈白茶制作。陆老板爽快承诺:你来我这里,包吃包住包学手艺。“茶制出来没销路咋办?”,他一拍胸脯,“也由我包了!”

  就这样,10万株茶苗和全套制茶机械,从安吉发往利川。

  人生又一扇门,向方敏打开。

  草根创业,10万元也能压倒英雄汉

  第二年,方敏的生活,进入了新的循环:开年,先去安吉学茶;然后回乡做茶;茶销得差不多了就去宁波打工。

  草根创业,困难重重。

  没品牌,大茶叶店进不去;没渠道,摆个小摊无人问;没资源,大事小事都抓瞎。

  方敏有的,是对茶的锲而不舍的热爱。

  这一年,他做了不到20斤白茶,在恩施只销了几斤。剩下15斤怎么办?为不让茶叶条形受损,他做个木箱装起来,火车转汽车,颠来倒去,扛到安吉龙溪,手臂上硬勒出一道道血印。

  虽然,他的茶叶销出去,每斤还高出当地均价近100元,但算总账,亏了。

  他没有气馁,继续做白茶,慢慢适应市场。

  但也有难以迈过的坎。

  每年收鲜叶,得给村民现金;干茶卖出去,常常是赊账。有一年,他为10万元欠账急得想撞墙。

  时任毛坝镇委书记曾维权得知他的难处,亲自跑担保公司,为他解决了10万元贷款。

  东湖之光,照亮一条工匠路

  跌跌撞撞十来年,方敏在茶界且思且行。

  2018年4月,利川红作为重大国事活动用茶,亮相东湖之滨,顷刻红遍大江南北。

  喜讯传来,方敏顿觉眼前一亮。恰在此时,有老板请他做点红茶。

  多年积累,方敏出手不凡,第一拨红茶问世,便博得客商赞许。

  从此,他一头扎进红茶的世界。

  成都、重庆、安徽、浙江,一家家茶企,留下了他潜心求学的足迹。

  茶园、茶场、茶店,他闻、搓、品,从中领悟茶道的精妙。

  鲜叶的干湿度,萎凋的匀度,揉捻的力度,发酵的温度,烘干的强度,他千次万次反复试验,从中探寻色香味形的最佳结合。

  他拜湖北省首席技师、荆楚工匠邱建红为师,每做一款新茶,就请老师品鉴,帮他找出不足。邱建红也多次来到他的茶场,一个一个环节讲解,一道一道工序示范。

  越学,他越觉得茶艺的博大精深;越做,他在茶的世界里沉迷越深。

  常常,他正和茶友们聊着聊着,突然就抽身到茶糟边干了起来;有时,睡梦中灵光一闪,他翻身就跑进车间……

  人生梦想,愿家乡成为全国红茶第一村

  利川红茶王、“中茶杯”特别金奖,荣誉来得突然,但方敏没有在喜悦中沉溺。

  面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他稳坐茶桌边,轻摇着手中的紫砂茶盏,递了过来。

  揭开茶盖,一股蜜样的醇香沁人心脾。

  记者以为这是久负盛名的冷后浑,方敏却摇了摇头,“这是黄金芽”。

  “黄金芽做红茶?”

  “是的”,方敏说,他想为利川红寻找新茶源。

  袅袅茶雾中,裹着一丝别样的清香;呡嘴入咽,回甘突突直抵舌尖。

  记者正要说出自己的赞许,方敏却憨厚一笑,说今年只是“首秀”,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不创新就会落后。”新茶王脸上,没有丝毫得意的神色。

  “你还有什么打算?”记者问道。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他说,“我的梦想,就是希望生养我的兰田村,成为全国红茶第一村。”

  因此,他把自己制作的红茶注册为“蓝田梦·利川红”(兰田为地名,不能注册商标)。他深知,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熊星星)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208/t20220819_427203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