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情怀 > 正文

海南日报-千帆待发 静候开渔

  • 时间:2022-09-04 08:07:1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处于封闭管理中的三亚崖州中心渔港。记者李梦瑶 摄

  ■ 记者 牛晓民 李梦瑶

  “0”“0”“0”……

  8月30日,三亚崖州中心渔港正门口,一块疫情防控信息牌上,一连串红色的“0”显得格外醒目。

  自8月10日实现阳性病例、密接人员清零以来,该渔港片区已连续20天保持无疫情状态。尽管如此,三亚崖州港湾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港湾公司)总经理汤军心里绷着的那根弦,却始终没敢松下来,“一直到今天,渔港依旧处于全封闭管理状态。”

  作为海南本轮疫情的始发输入地,三亚崖州中心渔港的渔民,如今又是怎样一番境况?对此,海南日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从备渔到封控,渔港突然按下“暂停键”

  编号“琼昌渔11999”渔船静静地停靠在三亚崖州中心渔港,已有整整122天。

  如果不出意外,它本应该在第92天——8月16日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那天解缆出海,与其他伏休渔船一道结伴开赴南沙渔场,等到明年五一时再返航。

  长达9个多月的海上航行,需配备大量生活物资,为提前做好充足准备,36岁的船长刘鲁凯特地于7月27日,便早早从老家赶回三亚,回到了这艘长60米的大型渔船。

  将大米、面粉、土豆、洋葱、蒜头等“口粮”一袋袋往船上扛,还没来得及将厨房仓库装满,8月3日,他突然接到一则紧急通知:立即上岸,接受集中隔离。

  事实上,刘鲁凯早有预感。

  8月1日深夜,三亚发布关于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通告。通告中,“崖州中心渔港”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地名,也让这处中国最南端规模最大的渔港一下子被顶上了风口浪尖。

  “应该没有多大事吧?”手机刷到这条新闻时,刘鲁凯心里一惊,但很快冷静了下来,“可能和前几轮疫情一样,几天就能控制住了。”

  汤军没有像刘鲁凯一样乐观。早在新闻出来前几个小时,他所在的港湾公司便已接到上级单位下达的封港通知。当晚,港湾公司迅速召开紧急会议,部署疫情防控事项。第二天,崖州中心渔港正式进入封闭式管理状态。

  很快,渔港工作人员登上了“琼昌渔11999”。核酸采样,焦急等待——好在结果最终为阴性。

  8月3日,包括刘鲁凯在内的327名渔民被全部带往集中隔离点。

  “一直到这时,我们的心还是挺平静的。”刘鲁凯估算着,反正距离开海也还有半个月时间,“应该耽误不了什么。”

  从着急到互助,大伙儿劲儿往一处使

  曹文军的心态是在8月16日前后发生变化的。

  彼时,这名59岁的老船长已在隔离点待了近两个星期。眼看开渔的日子到了,三亚却连一点解封的动静也没有,这让他一下子着急起来。

  “开渔后的第一捕、第二捕,往往是渔获最丰富的时候。”曹文军担心,他会错过这一秋捕高产期。

  渔民们心事重重,另一边,三亚市崖州区委区政府、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三亚崖州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单位,以及留守在崖州中心渔港内的12名港湾公司员工,心里同样装着一件又一件事:刚为停靠在渔港内的1036艘渔船完成全面消杀,连日暴雨又让20余艘渔船因抽水不及时面临沉船风险,赶紧一艘艘排查一艘艘抽水抢险;紧接着,又开始忙着购置行军床、被褥、洗漱用品等物资……

  “原本这些渔民在完成‘7+3’的隔离后,就可以居家等待解封了,但他们基本都是外地渔民,平时以船为家。”汤军说,考虑到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最终港湾公司决定在渔民保障房小区内腾出116个空房间,用于安置解除隔离后的327名渔民。

  渔民保障房小区就位于渔港片区内,180名原住户也均是渔民。“我们起初还担心,这些临时住客的到来,会不会引起原住户的不满。”让港湾公司部门经理冯玉勇意外的是,8月17日后,327名渔民陆续入住保障房小区,想象中的“冲突”并没有出现,反倒有12名原住户主动请缨当起了志愿者。

  每天上门核酸,送饭、送药、收垃圾,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跑上跑下忙前忙后,渔民们的牢骚话越来越少。

  “谁都不容易,互相理解吧。”曹文军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在房间里锻炼身体。另一个渔民栾国栋则干脆也当起志愿者,前几天,看到三亚新增病例接连下降的新闻后,甚至还一时兴起赋诗一首——

  “朝霞艳,晨风爽,新露舞霓裳……看我中心渔港,十二勇士,钢铁城墙,勇担当,稳民心,分菜粮,收垃圾,手提肩扛,汗水湿透防护装,终盼来,胜利曙光。”

  这首语言质朴却又情真意切的小诗,被栾国栋发在了由渔港工作人员临时组建的一个渔民群里。冯玉勇看到后,特地截图保存了下来,“大伙儿的心在一起,劲儿也在往一处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从“多头管”到精准管,整装待发静候开渔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尽管眼下三亚仍处于静态管理状态,但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已经开始疫情防控和渔业生产“两手抓”——

  先后印发《三亚出海渔民应知事项(十五条)》《三亚渔船进出港报备的通告》《致渔民朋友的一封信》《关于提前做好开渔准备的函》等一系列文件,要求渔民“不做核酸不出海,不做核酸不上岸”,并对疫情防控下渔船出海前、出海中、出海后的应知事项均作出明确要求。

  仔细研究上述文件后,汤军注意到,“明显管得更严更规范了,但也更放心了。”

  “今后将由我们负责对渔船、渔民进行监督管理,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则交由综合执法部门进行处置。”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该局还要求所有渔船入港靠岸必须报备并完成体温检测和核酸采样,确保100%管控、100%核酸、100%登记。

  “手续确实变‘麻烦’了,但我们非常理解并愿意配合。”刘鲁凯笑了笑,毕竟,他实在不愿意疫情再来一次,不愿意再重新经历一次眼下的“隔离生活”。

  尽管岸上的住宿条件不错,但他还是更愿意回到船上去。

  “被带去隔离时,走得太急,海底阀门没有关紧,导致船舱进了不少水。”8月28日上午,趁着给船抽水的机会,刘鲁凯特地向港湾公司打了报告,申请回到船上去住。

  时隔25天,再一次踏进船舱,洋葱、蒜头等物资腐烂后产生的污水早已流了一地。“东西坏了,还可以再买。”刘鲁凯蹲下身静静地收拾清理着,在他看来,疫情总会过去,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如今,在崖州中心渔港,像刘鲁凯这样为了定期给船抽水,而陆续返回船上的渔民共有50余名。每次抽水耗时不过半个钟头,绝大多数时候,他们会一个人坐在船上望向远方,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可以扬帆出海的那一天。

  (三亚8月30日电)




原文链接:http://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208/t20220831_32577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