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情怀 > 正文

农行重庆市分行:记奔跑在振兴路上的新“农”人

  • 时间:2022-09-23 08:46:28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金融服务要落地,制度建设要推行,人,始终是小康路上的“主力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深入乡村一线,推动金融“活水”真正触达田间地头,助力全面小康,农行重庆市分行进一步充实乡村金融服务力量。“十三五”期间,派出36名定点扶贫干部,实现全市深度贫困乡镇驻点全覆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后,又选派17名驻乡镇帮扶干部和1名驻村第一书记,到17个乡镇的基层一线开展全方位帮扶……还有更多的农行人,行走在乡村田间,奔跑在振兴路上,将“农”情温度带到辽阔的沃野山乡。

  他们,褪去军装再出发

  “小康送来了‘小康’。”在重庆武隆仙女山片区的“两镇一乡”,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其中一个“小康”,指的便是获得2021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的傅小康。

  “我管自己叫新‘农’人,因为我不仅是农行的一员,更是田间地头的农人,帮助村民的家人。”谈起自己的故事,傅小康说。

  而他并不是个例。十多年来,凭借坚韧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奔走在一线,为“三农”服务的新“农”人,还有很多。“进村狗不叫,各家信息全知道”,他们或许对农业生产一窍不通,但在多年田间地头的“奔跑”中,却变为农户心中的“农业专家”,成了大伙儿奔小康的引路者。

  “农行大波”谢如波也是其中之一。退伍25年来,他秉持军人本色,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俯下身子扎根农村。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战场,还是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他都以满腔热情,拥抱遇到的每一个困难,真正将农行政策带到一线,成为当地群众可以依赖的“暖心人”“知心人”。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正是这些乡村信贷员们日复一日奔走在广袤的山区,田间地头才有了这些亮丽的风景线。

  退伍不褪色,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他们,舍弃小家为大家

  平坦的机耕路纵横交错,科技化的灌溉渠遍布田间。如今,在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整洁房屋立山中,乡镇风景美如画。

  “虽来到这里的时间不长,但我也成为了乡村振兴路上的亲历者。这段时间,虽有愧于家庭,但这里也是我的家。看着村子越来越好,村民越来越幸福,我觉得一切都值了。”今年34岁,派驻到竹贤乡驻村帮扶的詹链说起自己的经历,脸上挂满了微笑。她说,帮助“家人”,早已成为了习惯。“一年多以前,接到派驻通知后,我便丢下丈夫和两个孩子一头扎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她回忆道,孩子们的哭声让她很心碎,但舍小家为大家,是每一位金融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为农户建档,在村中推行新政策;探望村中老人,陪他们聊天、吃饭、聊家常……不仅是带去金融服务与产品,这一年,詹链对村民的帮助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同对待自己的家人一般,她与村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知心好友。

  振兴的道路上,还有很多“詹链”。将青春挥洒在大山深处,亲历农民劳作前线,感受生活的难处和需求,挖掘并创新金融产品,正是农行人奋斗在“三农”一线的印记。

  周静就与乡村有割不断的情缘。作为乡村振兴的年轻力量,她不仅了解到村民生活生产的痛点,更将温暖的“一杯水”服务带到网点,在现有农村金融硬件环境的基础上,搭建起人工网点+上门服务+线上服务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提升软性服务质量。

  韩玉川亦是。2018年10月,时年57岁的他安顿好自己体弱多病的85岁老母亲和患严重风湿关节炎的妻子,主动报名奔赴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石柱中益乡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期间,他助推产业发展,支持“三变”改革,推动建设华溪村100亩黄精基地,为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增收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他与时俱进,学习电商直播带货,与短视频平台扶贫达人面向全国直播带货,四小时卖出1512万元的农产品。新冠肺炎疫情其间,他又自编“顺口溜”,持话筒敲铜锣四处传递防疫之声。

  “宁可自己多跑腿,也让群众少跑路”是农行人对大山百姓的温暖承诺;“您需要,我都在”是他们对群众的深情牵挂;“乡村振兴农行必在,振兴之路我们必行”更是他们内心的坚定答案。

  一路走来,一路汗水;一路奔跑,一路收获。在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每一个故事,都讲述着百姓对好日子的渴望,更记录着农行人奋斗的身影。每一个愿景,都描绘着百姓对新生活的期盼,更映射着农行人追求的诗和远方。但不论是渴望还是期盼,都与生活相关,与美好相关,与你我相关。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mtbb/202209/t20220921_111279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