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村农家乐 > 正文

喜迎党的二十大,2022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长宁开展

  • 时间:2022-09-29 21:15:22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1.jpg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用艺术语言讲好上海城市发展的精彩故事,积极营造上海长宁国际街区的艺术氛围,持续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水彩画、色粉画”创作展示领地,9月23日,“2022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在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开幕。

  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2.jpg

    展览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术委员会、上海虹桥当代艺术馆、上海长宁新虹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联合承办。

    两年一度的“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推动上海水彩、粉画创作繁荣,发掘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之一。本届展览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主题引领下,面向长三角地区广泛征集作品600余件,最终展出作品107件,其中包括征集遴选作品82件,专题采风写生作品15件,总评委及特邀艺术家作品10件。

  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3.jpg

  范家豪《都市里的老城厢》水彩

    从展览内容来看,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艺术表现成为主流,且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形式和技法在继承传统中创新融合,艺术语言更加丰富,基本呈现了近两年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水彩画家们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成果。

    从作者阵容来看,老中青三代积极参与,且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明显,青年画家突破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所提升,艺术风格逐渐形成。

  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4.jpg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委会主任平龙表示:“本次展览面向长三角地区开放,稿件征集范围的扩大给展览注入了很多新鲜血液,在这些作品中呈现出了一些有别于上海本地作品的视角与样貌。”在他看来,这为上海水彩融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使得上海水彩粉画画坛更加多姿多彩。

    “互鉴、融合,促进创新发展是本届展览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任平龙说,“展览中既有纯透明的水彩和非透明的粉画,也有水粉、丙烯以及运用复合材料等多种艺术语言形式的呈现,其中还有少数作品直接采用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送展,虽然这些作品的创新点还没有揉捏到本次展览的主体语境中,但我们相信一个鼓励包容艺术多样性的展览平台一定会给予水彩粉画坛以新的面貌。”

  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5.jpg

  周林《夏日集市》水彩

    长宁区是一个包容多元文化艺术形式的国际精品城区,水彩粉画小而美的艺术样式深受长宁百姓的喜爱。为此,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委会与长宁区文化艺术中心、新虹桥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于2021年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致力于推进上海水彩画、色粉画创作展示领地建设,以期通过重塑上海作为中国水彩粉画发源地的地位,推动上海及长三角水彩粉画创作的繁荣发展。作为双方合作的首次活动,本届展览的总动员,亦是艺术为城市建设赋能的一次有益探索,主承办方于9月初组织上海水彩粉画名家深入长宁特色街区,围绕长宁“海派特色街区”“一江一河”和“城市微更新”三大主题开展采风创作活动,并在本次展览中展出了15件作品,艺术再现了长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实力、活力和魅力。

  上海水彩粉画作品展6.jpg

  平龙《多月》水彩

    “通过初复评两次审稿,看到参评作品题材风格丰富,质量稳步提升,同时新人佳作辈出,我们感到很宽慰。”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委会副主任柳毅说,“由于各方面的综合原因,近几年上海水彩粉画进入全国展览的数量越来越少。为此我们重新出发,通过各种办法组织动员。”他强调,“重新出发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重视,清楚自身的实力在哪里,位置在哪里,坚持我们的艺术追求,去挖掘经典的水彩本体语言和发挥水彩跨界的可能,让海派水彩画发扬光大,上海水彩必将在全国平台上展示出应有的实力。”

    上海的水彩粉画历史悠久,根基深厚。主办方表示,“相信随着一系列专项活动的陆续启动,上海的水彩粉画艺术将以崭新的面貌和成果参加第十四届全国美展,进一步彰显上海作为中国水彩粉画发源地的价值。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gqfc/20220927/c6813c3b62f64827937f7873db7356b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