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等身材,留着短发,清癯的面颊透着坚毅,为全面掌握樱桃的育苗、嫁接、管理技术,不辞辛苦多次自费到陕西等樱桃种植基地学习取经;为解决社员们增产不增收的难题,拓宽樱桃的销售渠道,多次奔走在十堰、武汉等水果批发市场找寻产品销路;为转变乡亲们提篮卖等贩子上门收购的旧观念,第一个吃起“电商预售”的螃蟹,他就是房县城关镇八里旺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湖北房陵红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经理——李建明。
外面的世界不都是天堂,粒粒樱桃牵他回家乡。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不安于现状的李建明,对父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和辛苦一年勉强填饱肚子,经济仍然拮据的生活现状不愿接受,不愿意再走父辈们走过的路,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2000年,他从十堰市教育学院毕业后,选择南下广东东莞“淘金”,在东莞电信局当过业务员,因勤劳肯干、勤学苦钻,又晋升为业务经理。在积累一定的人脉资源、资金和管理经验之后,决定自己开办一家企业并亲自担任法人,开始了创业之路。正当事业发展的风生水起时,一场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对李建明的企业也造成致命一击,被迫关门走人,受此沉重打击的他,变得迷茫、低落、萎靡不振。怎么办?正当李建明绝望时,一个偶然机会,他发现广东的水果市场十分火爆。原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的人渴望绿色天然的有机农产品,更青睐于原汁原味的东西,对绿色、无污染的水果需求旺盛。而自己家乡的樱桃因其色泽鲜亮,肉质敦厚,口感清甜,糖度高、颜色艳红,深受当地人喜爱,并且有一定的知名度。对自幼在樱桃树下长大的李建明,家乡的樱桃在心中有种特殊的感情,在落泊的日日夜夜,感觉家乡粒粒樱桃在牵着李建明的脚步和思念。李建明眼睛一亮,何不在樱桃上寻找商机呢?何不回家乡在土地上做文章?何不把家乡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呢?
李建明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在又回到农村,没有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他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当农民也要当出个样子来。”决定了的事情说干就干。2013年6月,李建明说服妻子一起告别繁华的城市生活,毅然返回故乡——房县城关镇八里村。通过对市场调查了解到樱桃具有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优、市场价格良好的特点,还是探亲访友馈赠礼品最佳选择,深受人们欢迎,市场需求大并具备观光价值,于是李建明选择具有广阔前景的樱桃种植业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他承包了村里30多亩土地,找亲戚朋友筹了20万元钱,又在银行贷了50万元,建起了樱桃生态种植园。2014年11月,李建明联合周边邻居成立了“房县八里旺樱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于2015年成功注册了“八里旺”樱桃商标,带动全村农民增收致富。随着业务扩大,于2018年成立了湖北房陵红家庭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的道路岂会无坎坷、打牢基础才是硬道理。
自古创业多艰险。等付诸行动时才发现,看似简单的樱桃种植,要想种好,种出高效益,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首先面临的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关、品种改良关、产品贮存关、产品销售关等。有首歌唱的好“樱桃好吃树难栽”,怎么办?一方面自己主动去陕西等地“看”、“学”、“问”,了解掌握栽培技术,为学到真本领,李建明一趟又一趟的来回,看别人怎么种植的,怎么搞好樱桃管理,怎么丰产的,虚心请教、为了巩固学到的知识,还在别人的樱桃园里无偿打工。同时李建明于2014年、2015年先后两次自费参加陕西杨凌农高会,进一步了解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李建明于2016年至2021年分别参加了由湖北省农广校、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经理人)培训班、省级农民教育培训优秀学员示范性培训班、湖北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培训班、省乡村人才骨干师资培训班进行创业及教育培训,在每期培训班上,李建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并积极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沟通,汲取同学们成功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为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在17年省农业厅领导调研房县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时,李建明就谈到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绩,最初的动力,最无穷的财富是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通过培育得到许多收获,一是思想理念得到升华,在以前,由于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认为一家一户搞个一、二十亩的樱桃,自产、自销,每年挣个几万元钱也就可以了,自从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后,彻底改变了这种思想,独木不成林,要想发展壮大,必需抱团发展,我就联系了六十个樱桃种植户,成立了合作社,还建立了几十亩的樱桃育苗基地,将好的产品推广开来,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效益。二是社交平台得到扩展,通过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机会接触到很多领导、老师和同学,在创业的道路上,得到很多帮助和支持,少走了许多弯路。三是经营管理和技能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创业培训,使我懂得了如何规划企业发展、如何规避市场风险、如何有效的进行营销,正是通过培训学习这个平台,我将“八里旺樱桃”种植到武汉、黄冈、咸宁、恩施、荆门、荆州、襄阳、十堰市各县区。
破解樱桃销售难、离成功渐行渐近。
樱桃相比其他的水果,保存期短、无法集中上市,乡亲们都是通过传统的销售方式,从山上采摘好樱桃放在竹篓里带到县城走街串巷去售卖,销售价格低,销售半径狭窄,优质产品难以走出县城,走进大城市。为了要让“八里旺”樱桃走出去,必需解决包装、运输、储存、销售渠道等问题。李建明凭着一股钻劲、拼劲,开动大脑一一摸索破解。为解决樱桃长途运输包装、储存难题,李建明先后制定多种方案,尝试多种包装材料,最后采用竹编精美小篮盛装采摘下的新鲜樱桃(每份1-2公斤),迅速带到武汉,三天内还保持着樱桃自然的色、香、味,每份樱桃售价达60-100元,初试牛刀,基本解决了包装和少量销售的问题,但是,如何将全村的樱桃卖的出去,卖上好价钱又是缠绕着李建明的一块心病。在通过深思熟虑后,把眼光投向了电商,想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于是、李建明多方奔走,找政府,到十堰、下武汉,寻求政府和农业、科技等部门帮助,2016年4月,在房县农广校的支持下,针对八里村樱桃种植户开办了以樱桃为主题的电子商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使当地农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知识。当年5月,“八里旺”樱桃种植合作社就与湖北裕农网捷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樱桃“产业合作社+电商销售平台+快递公司冷链运输+消费者”的“阳光搬运模式”,把电商营销在传统优质生鲜农产品中的优势作用进行凸显,找到了解决房县樱桃因糖分足、易变质,果皮薄、易损坏,成熟期短、不易长途运输的问题用“预售”与“活动营销+生态旅游+现场采摘”的方式来解决,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快运平台解决出山、出县难的问题,让房县樱桃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得到提升,借此提高产品市场价值,樱桃种植户常年亩平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同时,李建明还和十堰市农科院签订樱桃保鲜战略合作协议, 延长房县樱桃保鲜期,解决了樱桃不能保鲜的难题,保鲜樱桃的线上线下销售,渐渐破解了销售难的顽症。2020年3月、“八里旺”樱桃品种也正式通过了湖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房县樱桃栽植技术规程》通过了十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成为湖北省十堰市地方技术标准,这两个硬件为“八里旺樱桃”走出房县,走向全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握住致富金钥匙、让樱桃成为山区农民致富产业。
在自己壮大发展的同时,李建明心里始终装着社员,装着全村的父老乡亲,也装着全县仍至全省的樱桃产业发展,为樱桃种植户提供强有力的种苗源头保障、种植养护管理,防病治虫的技术培训,采收、保鲜、包装、配送等一条龙的服务,是李建明致富的金钥匙,也是李建明成功的保证。同时,李建明的创业历程和成功典范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尊重、房县县委书记亲自到李建明的基地进行考察调研,并协同多部门给予支持,湖北日报、十堰日报、房县报等多家媒体对李建明的事迹也进行了报道,为李建明的事业、八里村的建设以及房县樱桃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前进的动力。
近年来,李建明带领当地樱桃种植户积极协助房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成功举办8届樱桃节,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累计完成房县、郧西、丹江、松滋等樱桃种植培训100余场,培训农民3000余人,辐射带动武汉、黄冈、荆州、随州、十堰等地区发展樱桃种植2万余亩,并提供种苗和社会化服务 。多年来,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八里旺樱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多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产业之一,为广大农民开创了一条崭新的致富之路。他本人也于2021年被中央农广校聘为全国共享乡村振兴指导师,省农业农村厅聘为省级农业科技特派员,近年来荣获了“湖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等荣誉称号,2022年9月又荣获“湖北省十佳农民”称号,
谈到今后的打算,他将不断健全完善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推广《房县樱桃栽植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进行产品深加工,开发樱桃酒,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把樱桃产业发展与休闲、旅游、观光有机融合,达到“春赏花(欣赏樱花)、夏吃果(采摘樱桃)、秋观景(观光旅游)、冬看雪(观赏雪景)”,不断做大做强做响房县樱桃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种植户一年四季都有钱挣,能致富,并带动全县仍至全省樱桃产业发展壮大。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李建明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素质职业农民,秉承着“爱国、尚农、勤勉、诚信”的职业农民素养,以一颗对“农村”、对“农业”、对“农民”的拳拳爱心,以其不畏艰难的奉献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在湖北樱桃产业发展中不断续写新篇章。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