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家门口”送展演。实行“群众点单、团队演出、政府补贴、观众评价”文化下乡模式,淬炼出“文旅轻骑乡恋几水”、“文润津邑”等品牌,累计展演680场,惠及观众18.6万人次。
二是“心坎上”送培训。打造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布局文化艺术培训基地30个,开设戏剧、舞蹈、摄影等公益培训46项,举办培训讲座、展览等763期,培训学员40万人次。
三是“高标准”广参与。举办“四面山杯”广场舞展演,吸引32支队伍、800名参赛选手参与,由农村文艺骨干表演的非遗项目《石蟆百戏技艺》入选2022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杂耍技艺进校园》获2022年度重庆市“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