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乡村农家乐 > 正文

西宁市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

  • 时间:2022-12-30 20:25:23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近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第一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核结果,西宁市被评定为良好等次,顺利通过复核,并因“复核成绩排名较创建验收时有较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力度较大,整体进步明显”被通报表扬。
自2016年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西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建立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完善提升公共文化创新发展基础条件、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推进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共有文化馆9个、图书馆9个、博物馆14个、美术馆2个、科技馆1个、大剧院及影剧院23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76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93个、农家书屋917个;安装“户户通”设备19万套,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3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62%;各类体育场地4855个,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72平方米。

  一、坚持依法履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职能全面落实
西宁市委、市政府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十四五总体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发挥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等统筹协调机构作用,完善工作体系,夯实工作基础。2019年以来,全市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达到18.61亿元,年均增长3.2%,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由1.5%增长到1.6%。

  

  二、加大城乡统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提质升级
2021年,西宁市政府投资7.5亿元建设的西宁市新“图文博美”四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总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极大地提升了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水平,在2021年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西宁市文化馆获评一级馆,五区两县文化馆均获评三级馆,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所有文化馆全部获评等级馆的市州。2016年以来,先后投入1.2亿元,建设643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实现基层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书香夏都”阵地建设,培育发展了一批特色新型阅读空间,如几何书店、五峰书院、香水书院、昆仑书院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文化阅读服务,赢得了市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三、创新服务举措,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提质
将每年举办1000场文化惠民活动列入西宁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西宁市中心广场“百姓大舞台”荣获中宣部“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村”先进集体;连续十二年举办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确定西宁市为开幕式永久举办地;“幸福西宁·书香夏都”全民阅读活动2021年被教育部评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紧紧围绕“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2018年以来投资2950万元实施“西宁市公共文化云”及“智慧四馆”项目建设,整合发布了一批文化活动视频、文化慕课等高质量的数字文化资源,真正实现“让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文化服务”。

  

  四、加大人才培养,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智力支撑
目前全市共有公共文化服务专职岗位540个,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16人,人员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积极充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在全市范围内招募、选派专业干部和文化志愿者骨干共计622人次。以政府购买公益岗位方式招募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管理员140名,以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有效提升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及服务水平。以“乡村文化合作社”方式培育农村地区业余文艺团队。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共有约400余支文艺团队,类型涵盖戏剧、地方曲艺、舞蹈、合唱、书画等门类。2018年以来先后出台了《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和《西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落实补助经费每人每年4000元。

  

  五、拓宽服务渠道,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成立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吸纳文艺团队近300支。“爱心学堂·见证成长”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大赛二等奖,“红色文艺下基层百年党情暖民心”红色文艺轻骑兵文化惠民巡演活动项目荣获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与社会阅读推广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三年完成10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次)。西宁文旅公司、几何书店、钢琴博物馆、青海大剧院等社会知名文化企业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政府主导的重要文化活动中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高质量的文化文艺作品,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类别。

  

  下一步,西宁市将继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总结创新经验,引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全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三是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一批融合阅读、展览等服务的“城市书房”“乡村书吧”“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四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五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六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构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公共文化繁荣的工作新格局,不断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dffc/177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