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宣传推介工作方案》要求,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主线,认真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突出精准、强化创新,充分发挥自身平台及资源优势,积极配合省委宣传部、中央和省内媒体的相关工作,通过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青海文旅信息》简报等多个自有媒体平台,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央广网、携程等网络媒体和《西海都市报》《青海日报》等本地平面媒体及其融媒体扎实推进宣传工作,不断提升青海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传播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聚焦主线,信息宣传工作提质增效。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宣传工作要求,围绕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重点工作确定宣传主线,积极创新信息宣传的手段和形式。一是从“大”处找准报送信息的着力点。深挖掘重点围绕某一时段亮点工作深入挖掘信息源,全年共接收报送信息412条,上报信息125条,向青海机关党建平台报送相关简报信息153篇,采用97篇,列省直机关榜首。我厅报送的《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地方交流》刊物,实现“零的突破”。二是强内功提素质,打造过硬宣传队伍。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参与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培训视频会,不断锤炼宣传人员笔头的硬度和精度;以“讲事实、说实话、道实情”为宗旨,形成互补互助机制,提升宣传工作队伍整体能力。二是协调配合,发挥桥梁枢纽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与各级部门沟通交流,准确把握宣传工作热点问题。及时与各处室单位“无缝”对接,了解处室工作重点,分享上级部门意见建议及市州质量较好的宣传稿件,实时展示工作动态,形成“内部交流-外部报送-上下反馈”的闭环工作模式。
聚焦热点,对外宣传推广深挖特色亮点。
积极适应新时代宣传工作要求,着力在收集新闻线索上多挖掘、在协调新闻媒体上常沟通、在创新外宣方式上多探索,扩大亮点工作影响力。根据全省文化旅游和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重点工作安排,多平台、多渠道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组织有力、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围绕假日文旅市场、文物保护、文旅产业、非遗发展、乡村旅游、民族团结等各方面工作开展宣传,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多角度展现我省文旅向上发展蓬勃景象,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一是新闻宣传亮点聚合。与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央广网及《西海都市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媒体专题宣传报道12批次,接待媒体记者采访33次;召开“青海这十年-文旅专场”新闻发布会。各媒体发表原创或转载青海文旅工作稿件共计12600余篇(条)。其中,组织省垣15家媒体开展“大美青海媒体非遗行”,发布各类稿件800余篇条。二是官方新媒体平台实力“圈粉”。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微信平台发布文章2883篇,阅读量达110.14万人次;微信视频号发布作品204个,播放量达111.16万人次,点赞数达4.18万个;今日头条号发布作品738个,阅读量达34.13万人次;微博、小红书、B站等平台发布信息1045条,曝光量达4717万次;抖音、快手和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发布短视频950条,播放量达16534.97万次,多部短视频刷屏朋友圈,成为青海文旅视频宣传“好窗口”。
聚焦创新,对外宣传推广影响力明显提升。
进一步拓展传播领域,创新方法手段,积极开展文化旅游宣传营销推广工作,不断打响“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品牌。一是优化厅官方网站建设。根据青海文旅资源特色、文旅重点工作,创新网站页面设计、优化网站专题内容、拓宽地方信息来源,网站维护、内容更新及时有效,厅官方网站发布信息同比增长40%,转办网络留言29条,及时解决网友关切。二是创新新媒体推广方式。借助网络媒体高渗透、强交互的优势,加大与腾讯、字节跳动(抖音、今日头条)、新华网等网络媒体平台协同合作。组织开展“摄影家与青海”图片摄影展及微型纪录片展播,发布各类信息近300篇条,6部微型纪录片播放量网络播放量超过410万次,点赞量58万人;春节期间开展“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青海文化周”宣传工作,7天时间总播放量约达1000万次,发布信息350余篇条,展播视频播放量达270万,点赞量超过40万人;组织开展“共话青海情”短视频挑战赛活动,总播放量突破2个亿,121.5万网友点赞,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平台等130万网友关注了解《青海情》,综合曝光量已超过2.5亿次;519中国旅游日,开展“中国旅游日 青海在行动”线上宣传活动,制作“大美青海无限精彩”宣传片及“我是文旅人,我为大美青海代言”H5互动小程序,期间共发布图文、视频、海报合计160余篇条,阅读量、播放量达578万余人次,5万网友为大美青海点赞。各大媒体发布中国旅游日青海在行动各类新闻信息730余篇,“大美青海无限精彩”宣传片被各大媒体传播,仅新华网播放量就近120万,5月19日青海新闻联播专题选择视频片段播放;“我是文旅人,我为青海代言”互动H5小程序刷屏朋友圈,参与人数达2.5万余人,近500人发表评论;与中国新闻社举办“歪果仁带你游青海”活动,期间共发布9篇文图稿件、8条视频稿件和3期直播,各类稿件累积阅读(播放)量达1034.6万;“情系三江源 大美青海情——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日报社、人民网、光明网、凤凰网以及腾讯、抖音等数十家媒体同步发布相关报道。7天内抖音话题视频数量高达78条。总曝光量近3000万。
聚焦流量,文化旅游广告刊播结出硕果。
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探索对外宣传推介的“流量密码”,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立体式宣传营销,多“屏”共振,唱响“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品牌。一是借助央视“高大上”营销宣传。在央广总台《朝闻天下》《晚间新闻》节目中及《新闻30分》节目前等黄金时段播放时长为15秒的青海文化旅游宣传片,持续播出青海旅游广告宣传片和策划创作青海经典古诗词传唱曲目,运用全国顶级媒体的优势资源,历经 75 天,布局总台最优新闻资源,投放广告350次,广告触达6.3亿人次,平均每人收看 5.2 次,强势传递品牌印象,并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高效渗透,辐射全国各地消费者,有力提升青海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们制作的《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在行动》公益广告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开展的第二届全国旅游公益广告作品遴选暨展播活动中进行线上展播,并纳入“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二是借助大屏一目了然留印象。在北京、上海、济南、成都、重庆、深圳等城市机场航站楼、商业大厦LED大屏、大公交站台Led屏播放青海文旅宣传片。投放选择逢节假日黄金周,一种说走就走的旅行跃入眼帘直击心灵,让“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形象深入人心,让青海形象得以完美诠释。三是借助本地广告资源高效传播。在旅游旺季紧紧围绕文明旅游宣传和大美青海生态旅游开展宣传活动,用心策划广告宣传词、画面设计及视频内容的审核等工作,全年分时段在22辆机场大巴车体(12个月)、1块机场灯箱大屏(12个月)、2块火车站候车厅拉布灯箱(3个月)、14条线路30辆公交车体(3个月)、30块公交站亭灯箱(3个月)、89块阅报栏灯箱(6个月)、4条线路113辆公交车语音播报(3个月)、1003台商务楼宇液晶电视联播(6个月)以及西宁交通音乐广播104.3频率(10个月)、青海交通音乐广播97.2频率(3个月)等10类广告媒体资源上进行了宣传,有效提升了大美青海生态旅游品牌影响力。
聚焦合力,全省文化旅游宣传亮点频现。
各市州县文旅部门深度挖掘本地亮点、特点,制作各具特色的宣传片,充分利用自由平台和渠道,加大与对口援建省市的沟通协调力度,通过各类媒体资源,开展“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宣传,取得了较好效果,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内外结合、一体推进的对外宣传良好格局。西宁市,整合优势文旅资源,推出红色文化游、河湟文化游、自然生态游等五大主题的15条城市微旅游线路,开展“中国夏都·幸福西宁”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在新华网、人民网平台推出“烟火气里的夜西宁”、“西宁露营攻略”、新浪微博开设“中国夏都·幸福西宁”、抖音平台开设“西宁美好生活推荐官”话题,话题量达1.3亿次,播放量及点赞量再创历史新高。海东市,成功举办2022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暨河湟文化艺术节、河湟文化高峰论坛、第十九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第五届青稞酒文化旅游节,持续打响“青海年·醉海东”活动品牌,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品河湟文化 过海东大年”“激情冰雪 喜迎冬奥”等线上视频展播和线下宣传活动。海西州,组织举办青海省冬春季文化旅游节、冰雪嘉年华、“大美青海、魅力海西”川渝贵十万人游海西文化旅游农牧资源推介会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组织省内外知名旅行社、媒体开展景区采风、线路勘察活动,加强线上媒介宣传,持续加强文旅资源宣传推介,定期推送海西文化旅游资源介绍和惠民政策等,原创文章《你好,我叫柴达木,向你发送一封来自海西的邀请函》线上访问量已达40余万人次,《海西对你说》《我是海西的》等抖音短视频浏览量达320余万次,有效提升了海西文旅资源知名度。海南州,创新开展“海南人游海南”“诚邀全国人民游海南”等系列活动,提振文旅企业复产信心,刺激旅游业消费复苏。海北州,与山东卫视等沿黄九省(区)广播电视台开展合作,共同举办“大河之美”国庆大型沉浸式融媒云直播。成功举办2022年“二十万人游海北”暨援青文旅联盟“千车万人青海行”活动,推介海北州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海北提供强力人才支撑,打通“旅游带动增收”的直通渠道。玉树州,着力打造“江源会客厅”,稳步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整体环境,围绕“国际、知名、目的地”目标,引入专业团队,着力开发全州首个全景式景区导视系统,为全域旅游增添科技动力。果洛州,积极与上海携程集团、成都航空集团、西北航空集团对接,强化交流合作,开展对外宣传推介。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兴媒体,加大果洛州“雪域净土·秘境果洛”等品牌宣传推广。举办首届阿尼玛卿生态文化音乐节等文化活动100余场次。黄南州,织举办“青海在行动——黄南对你说”、天津地铁1号和9号线“坐着地铁游黄南”、黄南旅游摄影作品大赛暨百佳摄影作品展等外宣活动,开辟宣传推介新路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