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文化 > 正文

跟着精品展了解海南黎族苗族文化

  • 时间:2023-05-07 14:44:1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29日,五一小长假正式拉开序幕。此间正在海南省图书馆举办的2023年(第三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绣印染技艺项目精品展(下称精品展)迎来了不少市民游客,在假日里感受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精品展将持续至5月1日。

  在本次精品展中,分别以“锦绣情缘”“锦绣之路”“锦绣中华”三大主题展示了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等项目,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特色服饰及锦绣文化,国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织造、刺绣、印染三类技艺项目。

  

  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海南黎锦,被称为中国纺织业的“活化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精品展上,织有黎族抽象几何图案的手提袋、零钱包、手机链、首饰等商品琳琅满目。来自五指山市的多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在展示织绣的同时,一边向观众们介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渊源、传承与技巧。

  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传承人黄雪英介绍,多年以来,她一直致力于纺染织绣技艺的传承工作,每年都面向社会招收徒弟,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举办培训班,还进校园向学生们介绍纺染织绣技艺。

  “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纺染织绣技艺产生浓厚兴趣。政府对我们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每年都会发放相应经费,支持我们的工作。”黄雪英告诉记者。

  

  海南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在精品展上也引起了观众们浓厚的兴趣。作为海南苗族保留至今的一项古老的印染工艺,刺绣蜡染技艺是在布料上进行各种装饰图案绣制和使用传统方法将布料进行蜡染加工,于2009年入选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指山市苗绣协会会长、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农村班苗绣老师卫晓娴从事苗绣教育已有4年。她说,自己自小就学习苗绣,看到学习苗绣的人越来越少,于是立志于传承苗族文化,投身到苗绣的教学当中。

  卫晓娴介绍,在五指山市民宗局等部门的支持下,五指山市每年都要组织2-3批苗绣培训,参加培训的人群从少年到老人,覆盖了全年龄段,为苗绣的推广和传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为了让海南苗绣走得更远,卫晓娴还成立公司销售苗绣制品,接到订单后委托苗绣技艺的学习者们制作半成品,然后收回进行完善、销售。

  来自海口的市民张先生认为,五一假期各地旅游景点人群扎堆,所以带着家人到省图观展“错峰旅游”,不仅能通过展品和传承人体验到异域风情,更是对海南少数民族纺织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编辑: 肖映雪)

  


原文链接:http://lwt.hainan.gov.cn/ywdt/zwdt/202304/t20230430_34089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