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8月8日电(葛琦 彭博)近日,在重庆市彭水县鞍子镇,村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采收花椒。
鞍子镇花椒基地位于何家村、金山村交接处,曾经粗放的种植模式和山岭薄地的地理特征让这里一度成为石漠化重灾区。经过多方调研,鞍子镇以何家村、金山村为中心,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无刺大红袍红花椒3000亩。
依托“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鞍子镇以土地流转、吸纳务工就业、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发展花椒产业,推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生态环境修复与产业链条打造互促互益,通过构建利益联结共同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为提升花椒综合附加值,当地深入挖掘产业各环节经济效益,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全链条”。“我们一方面支持引导企业加强花椒种植的技术投入,强化种植管理,提升种植产量;另一方面探索村集体经济与公司合作,打造花椒烘干、包装等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实现农产品生产提级延展,提升农产品综合附加值。”鞍子镇金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明说。
如今越来越多农户在家门口务工,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预计2024年花椒基地将迎来丰产期,鞍子镇将大力支持企业注册商标,开展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品牌化,力争实现年产值500万元。
村民正在采收花椒。新华网 彭博 摄
村民正在拣选花椒。新华网发(赵勇 摄)
依托深加工基地,村民栽种的花椒综合附加值不断提升。新华网发(赵勇 摄)
丰收的花椒像村民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新华网 彭博 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