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情怀 > 正文

巴南:圣灯山“一花一草一木”助力乡村振兴

  • 时间:2023-09-04 22:25:2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除了4亩多林地入股分红外,我还在石斛基地里打工,一天有120块钱收入。”巴南区圣灯山镇滩子口村70岁的村民杨正学说起石斛,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巴南区圣灯山镇是重庆花木之乡,近年来,该镇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重点发展“一花一草一木”(一花即杜鹃、一草即石斛、一木即红枫)等既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又能促进生态环境持续良好发展的“好风景”带来“好钱景”的产业。2022年花卉苗木全年销售额达2.7亿元,成为助力圣灯山镇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产业之一。

  目前,圣灯山镇以杜鹃、桂花、月季、三角梅等为主的花木种植面积达21226亩,品种多达200余种,全年产值达2.1亿元。每年4、5月份,岭上开遍火红的杜鹃,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前来赏花。截止目前,全镇共有207家企业、620余人从事花木的生产、经营和销售,从事花木种植者1.2万余人。

  圣灯山镇滩子口村多悬崖峭壁,坡度大、土层薄,很难加以有效利用。偶然的机会,滩子口村党委书记杜朝均获悉,中药材石斛可以人工种植,可生长在悬崖峭壁上。

  2019年,杜朝均带着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赶赴贵州省遵义市学习石斛种植技术。“回来后,我们就动员村民,把七社的崖壁一寸寸开荒,种下了10万株石斛苗。”杜朝均介绍,村里以“农户+村集体+企业”的模式发展石斛产业,以此带动村民增收。现在滩子口村石斛基地附近许多村民都增加了两份收入,峭壁上长出的“仙草”让大家的腰包越来越鼓。

  时下,漫山的红叶把圣灯山镇梁岗村五洲园装扮得美轮美奂,涌来的游客一边不停地拍照一边感叹。“我在景区上班,一年增收2万元以上。”梁岗村村民周国秀笑呵呵的说。五洲园景区总经理陈明静介绍,景区的岗位,除特殊的技术技能型岗位外,其它岗位一律优先聘用当地村民,像周国秀一样在景区上班的村民还有20余人。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较强辐射效应。”圣灯山镇党委书记潘亿兵介绍,五洲园作为巴南区旅游名片,农户实现就近就业,还带动周边农家乐迅猛发展。此外,景区还覆盖周边10多个乡镇,直接带动周边农户300多户增收。(陈琦、杨毅)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309/t20230901_122954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