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稳定产品供给。扶持方竹笋加工企业建设贮藏、保鲜及冷冻等初加工设施,广泛推广以超低温液氮技术、智能精准控制为核心的保鲜技术,稳步改造方竹低效林,促使方竹笋面积常年保持在24万亩左右,鲜笋产量2万余吨;培育4个笋竹加工中型企业,年加工竹笋达1万吨,并同步开发方竹笋膳食纤维粉、酵素、预制菜、火锅食材等商品,确保产品稳定供应。
二是打造特色“IP”。定期组织开展“味道南川”美食文化节、金佛山方竹笋节等活动,引导全区餐饮企业围绕方竹笋“做文章”,研发特色菜品,打造了“笋衣养生汇”“云上方竹三部曲”“一品白油方竹笋”等金佛山方竹笋地标菜,广受消费者喜爱。
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借力电商平台,挖掘线上销售潜力,自8月鲜笋上市以来,依托淘乡村、千村集等电商平台,方竹笋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带动近5万笋农脱贫增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