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动态 > 正文

安康:白河小魔芋托起致富大产业

  • 时间:2021-07-26 12:39:3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眼下,正是魔芋生长旺季,走进宋家镇安乐村魔芋种植园区,放眼望去,满目皆是连片郁郁葱葱的魔芋,长势喜人,一派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新景象。

  

  从魔芋种植的“门外汉”到名声在外的“土专家”,卫之光用了六年时间。2014年,卫之光被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所吸引,决心回到家乡发展产业。他观察到安乐村地处后高山、气候湿润、土壤肥沃,历来就有种植魔芋的传统,于是便将目标瞄准林下魔芋种植,同时前往云南、四川等地考察学习。这趟考察之旅让他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可能,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发展规模化魔芋种植的梦想在脑海里越来越清晰。可由于种植技术不得当、管理存在问题,2015年,卫之光试种植的40亩魔芋最终以失败告终。

  

  640.webp.jpg

  短暂的失利并未消磨他创业的激情,而是激起了他的斗志,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2016年,卫之光再次流转了300亩优质土地、林地,注册成立了白河县春茂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同时潜心钻研技术,将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卫之光的魔芋产业迎来了致富的春天,300亩林下魔芋喜获丰收,并成功申创为县级园区。2016年至今,卫之光的林下魔芋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累计流转安乐、联络两村土地、林地1500余亩,被市农业农村局命名为市级园区、成立魔芋扶贫收购站、与安康学院达成技术定点合作单位,魔芋种植品种也从以往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涵盖安魔128、云南金地1号等数十个品种......截至目前,白河县春茂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有奖收购等方式累计带动周边百余户农户,户均增收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一下子就奔小康了。”今年62岁的谢贵宝是安乐村二组村民,以前家里种些魔芋只能自己吃,换不了钱,自从园区建起了收购站后,谢贵宝便扩大了种植规模。2020年谢贵宝在春茂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魔芋扶贫收购站出售商品魔芋1000斤、魔芋种800斤,园区不仅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收购,还按照卖够300斤以上的每100斤给予10斤肥料奖励。除此之外,谢贵宝还在园区除草、管护、务工……“农闲时候就过来干活,一年算下来,零零散散能多挣三千块钱呢,多亏村里建起了园区,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640.webp (1).jpg

  “魔芋是喜阴作物,所以我选择套种玉米、核桃等经济作物,这样既增效又遮阳,节省了一笔遮阳膜的钱!”通过潜心钻研卫之光成了魔芋种植的行家里手,被聘为白河县魔芋产业特聘农技员,每年不仅在县内各乡镇的魔芋培训班上开堂授课,为安乐周边各村农户以及茅坪、麻虎等镇的六家魔芋种植企业提供魔芋种和技术指导,还多次在全省职业农民培训会上分享个人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卫之光本人在2019年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教师技能比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其选送的49斤大魔芋在第三届安康(石泉)魔芋丰收节“魔芋王”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级魔芋王荣誉称号。

  “如今卫之光的魔芋名声很大,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每年魔芋出种期和成熟期,从湖北、安康等地上门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安乐村党支部书记毛明朝介绍道,现在产业有了、销路畅了,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了。每年园区种植期、采收期都有至少三十多名工人务工,魔芋产业的悄然兴起,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叠加效应”,还打通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条“新渠道”。

  

  640.webp (2).jpg

  当笔者问及卫之光多年来创业致富的有什么难忘经历时,他不假思索地说,“还是那条路”。通过深入交谈了解到,2016年,在县镇的大力支持下,安乐村一组通组公路顺利贯通,让他从此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和肩扛背驼的生活,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园区门口,发展产业的基础设施更加便捷了,卫之光的林下魔芋正式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也正是那一年,他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未来,我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增富,为乡村振兴烧旺魔芋产业这把火。”卫之光坚定地说。

  小魔芋托起致富大产业。近年来,安乐村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导向,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积极探索“一村多品”农业发展模式,魔芋产业的落地开花不仅使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持续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为建设美丽新农村添砖加瓦。

  


原文链接:http://nyt.shaanxi.gov.cn/www/sxdt1142/20210721/9767861.html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