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精品农家乐 > 正文

太行新画廊 黎城新篇章——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

  • 时间:2023-10-26 06:16:38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黎城县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围绕“红色、绿色、特色”三条主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黄崖洞文化旅游区5A创建为突破,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品牌打造为核心,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百里太行新画廊”建设,形成了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黎城模式。

  (一)“两区同创”助推体制机制一体化

  2022年,黎城县成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两区同创”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7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各专班工作任务,“两区同创”工作领导组全面统筹协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三色旅游”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黎城县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围绕“红色、绿色、特色”3条主线,以全县521处红色遗迹为依托,加快培育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山水林田等优质资源,做足生态旅游文章;极挖掘特色文化,大力发展美丽乡村休闲游,形成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特色乡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三)“以路串景”发挥资源集聚大效应

  黎城县着眼于西井镇县域副中心及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进西井镇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完成西井高速口至黄崖洞景区旅游专线风貌景观塑造工程,拥有洞山、横山、园山、连山、茶山、鳌山6条徒步观光游览线路和环太行红山、沿浊漳河2条百里骑游线路。发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纽带作用,将多个红色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最大限度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

  (四)“龙头引领”打造百里太行新画廊

  近年来,黎城县以黄崖洞文化旅游区5A提升为核心,开发以壶山温泉度假区、中太行(中惠旅)洗耳河景区为标志的十大文旅项目。目前,晋道房车露营地、中太行四方山景区建成运营,壶山温泉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太行丹泉田园小镇”初具雏形,有力推动了“全域旅游百里太行新画廊”的建设发展。

  (五)“城市更新”保障旅游发展品质化

  2021年以来,黎城县主动融入长治市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整体部署,在长治市率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投资8亿元强势启动府前广场建设、黎侯公园品质提升、正街文创园区建设等15个城市更新品质提升重点项目,景城相融、主客共享,全力推动县城品质跃上新高度。

  (六)“生态保护”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

  黎城是山西省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把生态作为第一资源、最大优势、最亮底色,以增加含绿量为着力点打造生态县城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3条县城主干道被评为省级园林道路,5家县直单位和企业被评为省级园林单位。多年来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对非煤矿山进行资源整合的机遇,创建了黎城壶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实现了由“黑”到“绿”的生态转型发展。

  (七)“一村一特”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黎城县按照一村一特色原则,坚持开发保护利用并重,启动实施了“7+30+N”美丽乡村提升工程;重点对西井村、源泉村、小寨村等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进行改造提升;在卜牛、足寨河、霞庄等传统古村落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民宿;对全县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农家乐等进行了标准化提升,构建了全业态、全时段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开辟出一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八)“文旅融合”塑造红色品牌影响力

  黎城县将传统非遗与现代文创融合,打造“黎侯虎”形象IP,开发“黎侯虎”系列文创衍生产品,制作“黎侯虎”系列动漫,黎侯虎成为黎城县全域旅游的“形象宣传大使”。连续多年举办的太行红山自行车骑游文化节成为黎城对外形像的一张名片。同时,黎城县推出5条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依托武乡—黎城—左权为主体的太行山红色文化和旅游带,实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同时启动了县委党校(黄崖洞干部学院)建设,以红色旅游引领全域旅游纵深发展,强力塑造红色旅游品牌形象。

  黎城,正乘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东风,践行革命老区高质量跨越发展理念,将黎城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原文链接:http://wlt.shanxi.gov.cn/xwzx/ztgz/qyly/202310/t20231025_941364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