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大型藏戏《意卓拉姆》在顺利完成青甘川18站43场巡演任务后,今日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圣雪莲藏戏传习中心完美收官。
此次《意卓拉姆》巡演,自今年8月首轮先后前往省内海北、海西、海南、果洛、玉树五个自治州巡演后,于10月开展第二轮巡演,主创团队再次赶赴甘肃、四川两省10个市县开展公益巡演20场。旨在进一步加强三省州市优秀文化互通交流,让当地观众近距离感受黄南藏戏这一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台艺术的魅力。
藏戏《意卓拉姆》的故事来源于八大传统藏戏中的《诺桑王子》的后半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青海省藏剧团(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已故编剧华本嘉改编为《意乐仙女》,成为新时期藏戏经典剧目。2018年,剧团本着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对原有的《意乐仙女》进行了再次修改和提升,并将剧本更名为《意卓拉姆》。“此番《意卓拉姆》巡演任务周期短、地域跨度大,演出团队不仅要满足辗转各市州之间不同演出场地布景、编排变化,更是要克服在高海拔地区演职人员的种种不适的难题。在所有演职人员的付出和努力下,能够圆满完成巡回演出任务,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感觉到非常骄傲和自豪。藏戏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剧团老一辈文艺工作者一代代艰苦地积累,将《松赞干布》《意卓拉姆》《金城公主》等一大批优秀的藏戏剧目保留下来,这正是赐予我们当下文艺工作者最为宝贵的财富。能够把黄南藏戏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热贡元素带出本土,让外界了解热贡、了解这里的风土民俗,作为一名文化传播的使者,我感受到非常的荣幸。”藏戏《意卓拉姆》总导演之一增太吉热情表示。
同仁市逸夫中学九年级学生南措卓玛表示,能够走出校园和同学们在剧场近距离感受专业剧团表演的优秀非遗民族文化,感触颇深。华丽的演出服饰、专业的演员、精致的舞美……这些非遗文化的公益巡演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一段历史的了解,更让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理解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相信今后更多的同学会爱上藏戏表演。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