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锚定“百馆”建设目标。制定出台《建设“百馆之城”五年行动计划》《民办博物馆管理扶持办法》等,建立“百馆之城”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北碚文化发展专家委员会,设立“百馆之城”建设专项资金,明确文旅文创融合发展路线图、任务书,打表推进“百馆之城”建设。
二是构建多元建设框架。梳理全区可利用不可移动文化资源67处,统合保护利用场馆50个、新建场馆27个、重点项目涉馆28个,同步实施“政府主办、民资独建、政企联建、校地共建、政建民营、民办公助”建设方式。截至2023年11月,具备开放条件文博场馆90处,初步形成“百馆之城”格局。
三是优化文保展陈布局。积极争取中央、市级资金,先后修缮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地旧址、逊敏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重庆老舍旧居、柏林楼等文物历史建筑,筹办中共中央西南局历史陈列展、“实业救国振兴中华——爱国企业家的典范卢作孚”陈列展览等40余个,获评重庆市十大精品陈列展、重庆市文物保护优质工程等20余项。
四是联动社会运营服务。依托老舍院子、雅舍书院、孚生叙等文创空间,开展“百馆之声”文化沙龙、“历史之声”电台栏目、评书表演等活动1500余场,线上线下服务观众3800余万人次。打造北碚往事、Comeon北碚等媒体,引流形成“百馆”联动宣传矩阵,截至2023年11月增加粉丝160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