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情怀 > 正文

云阳:“新农人”杨雪梅 小菊花成乡村振兴大产业

  • 时间:2023-12-02 01:05:01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前不久,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2农产品品牌入选名单公布。其中,重庆云阳芸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芸山农业”)的“三峡阳菊”菊花品牌成功上榜。得知自己创立的菊花品牌入选,芸山农业负责人杨雪梅激动不已。

  “这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杨雪梅说。16年来,通过扎根农村,目前,三峡阳菊种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年产值近1亿元,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累计带动1238户农户脱贫,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把一朵小菊花做成了乡村振兴大产业。

  告别大都市返乡创业

  云阳县堰坪镇中升村是杨雪梅的老家,在她的记忆里,村里山高坡陡、地势险要,开车到云阳县城也要两三个小时。

  2000年,杨雪梅考上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专业,靠读书走出了云阳大山。毕业后,她进入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城市扎下根来。

  2007年,杨雪梅返乡奔丧,家乡的落后状况让她很揪心。“当时村支书对我说,雪梅啊,你大学毕业了,有出息了,能不能为村里找点项目,让大家有点事情做?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杨雪梅回忆。

  怎样以一己之力为乡亲做点事?回到重庆后,杨雪梅在中药房里找到了灵感,“看到半夏、菊花、金银花这些中药材,我突然想到,在家乡种植中药材,不正好可以用上我的专业知识?”再三思考后,杨雪梅便辞去医院稳定的工作,返乡创业。

  回到老家,杨雪梅马不停蹄地走村入户,挨家挨户去动员,顶风雨,冒烈日,十几天下来,鞋磨破了,脚走肿了,人晒黑了,终于说服了30余户乡亲同她一起种菊花。

  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缺乏核心技术、品种单一,规模不大,缺乏资金,销售有限……杨雪梅带领乡亲跑市场,找银行,学技术。2012年,芸山农业公司正式成立,“菊农”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园。

  打造“三峡阳菊”品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创业的道路上,杨雪梅始终坚持这一观点。

  为此,她先后带领公司管理人员上重庆中医药研究院取经,到南京农业大学拜师。以科研院校为依托,将公司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轮流送到科研院所进修培训。同时,聘请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所长钱永忠为首的专家、教授组成专家团队。

  为攻克技术难关,杨雪梅与他们一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菊花种植,蹲守大棚,不分昼夜分析良苗,进行实验……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终于培育出高山有机菊花——三峡阳菊。

  如今,“三峡阳菊”先后获得中国、欧盟,美国和日本有机食品认证,并获得中国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以及美国FDA认证。“能同时获得六大认证,这在菊花行业中实属不易。”杨雪梅说。

  同时,“三峡阳菊”坚持走出去,并在国内国际展会平台屡屡斩获金奖。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杨雪梅带着“三峡阳菊”随同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一道出访奥地利和德国“中德中奥有机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交流研讨会”以及“三峡阳菊”还成为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茶饮品。不仅如此,三峡阳菊以有机菊花为品牌,开发出菊花酒、菊花饼、菊花日化用品、菊花枕头等系列产品。

  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经过16年努力,芸山农业公司已实现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菊花全产业链。现在,种植基地已发展到4.8万多亩,覆盖了近20个乡镇,累计带动脱贫户1238户。

  年近七旬的李在寿是中升村里的脱贫户,过去种植辣椒却卖不出去的经历,让他对经济作物颇为抵触。“我们上门沟通了五六次,他才勉强种了1亩左右的菊花,没想到第一年就卖了3000多元。尝到甜头后,第二年不等我们上门,李大爷就主动找到我,说是‘这花花种得,今年还要多种些’。”杨雪梅说。

  不仅如此,为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杨雪梅还创办了“三峡阳菊培训学校”“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我将继续做好产业创新,围绕康养产业,通过深加工开发功能性菊花饮品、食品、用品等,让三峡阳菊成为全球最大最美的一朵菊花,成为三峡库区一张靓丽的名片!”杨雪梅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311/t20231130_126306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