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山 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3%,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0.78亿千瓦,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启动两年来,相关领域一批关键机具研发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一些地方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产业链韧性进一步增强。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农机装备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烘干、仓储、加工等粮食产后环节的机械化率有待提升,不少果、茶等经济作物仍“无机可用”,以及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重要零部件自给率不足等方面。 补短板强弱项,关键在于抓重点、攻难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着眼于农业急需、农民急用,聚焦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以及智能化等领域的农机装备短板,扎实开展攻关,补上农机领域突出短板,才能实现农业机械稳链强链。要围绕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提升单产、大豆油料生产水平提升、现代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力推进高性能精量播种机、轻简型玉米收获机、移动式烘干机等急需急用农机装备的研发应用。 农机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是个系统工程,单打独斗、单兵推进很容易事倍功半。基于此,应全产业全链条协同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和农业机械稳链强链工作,既着力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也注重促进产学研、上下游协同攻关,培育建设农机装备特色产业集群。强化政策协同,发挥产业、科技、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合力,形成“一盘棋”机制,才能造出更多先进的农机产品,并且让广大农户买得起、用得上、用得好。
相关链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