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辉南县朝阳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围城区位优势”和“生态产业优势”,积极围绕“有机小镇、绿色振兴”发展目标,着力推进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两大主导产业建设,奋力打造生态型都市休闲小镇和现代农业产业强镇。
位于朝阳镇向阳村的温室大棚园区,总占地15万平方米,建有日光温室大棚60栋,由向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统一管理和运营,主要采取吸引本村及周边种植户的方式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距城区仅10分钟的路程,是该村“围城经济”的关键所在,利用这个优势,向阳村瞄准日常餐桌食材定位,利用棚膜发展生态经济。目前,园区种植反季节蔬菜12栋,观赏花卉栽培7栋,立体化、生态化锦鲤养殖和蔬菜种植结合1栋,养牛、养羊及粪便生态处理2栋,食用菌栽培5栋。棚膜园区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还能为村里增加30万元左右的年收益。
朝阳镇新农村火龙果采摘园坐落在新胜村新农村屯东侧,是辉南县唯一一家以火龙果种植采摘为主的生产基地。经营者宗明辉、于艳秋夫妇在2018年,掌握了北方种植火龙果技术之后,承包了1栋暖棚,引进种植火龙果苗约1000余棵,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不仅弄清楚了种植的方法,还利用观光采摘,趟出了一条致富之道。他告诉记者,仅这一栋大棚,年产值就在10万元左右,去除成本,实打实揣进自己腰包的能有5万多块钱。
为持续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朝阳镇为建档立卡脱贫户量体裁衣,采取定制化帮扶举措,点燃其自信心,撑起脱贫致富的希望。家住长青村的村民薛同新之前靠着在自家四分地的小院种些瓜果蔬菜等作物,通过镇政府和包保单位打开了销售渠道,实现了脱贫。今年年初,镇政府又帮助老薛在向阳棚膜园区协调了两栋大棚,并给予其免收租金等一系列政策。在政策的加持下,老薛更是干劲十足,将原本撂荒的大棚,打理的生机盎然。
据了解,朝阳镇结合绿色、生态、有机种植和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乡村体验式采摘游玩。依托田园观光,每年可接待游客千余人次,总体年产值可达2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民200余人就业。在不断努力打造县域乡村生态旅游名片的同时,继续夯实乡村振兴步伐走深走实。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2/t20231207_88484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