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作用的建议》收悉,经商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乡村振兴局,现答复如下:
乡村旅游有效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乡土风貌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署,不断优化乡村旅游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品牌建设、培育人才队伍,积极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乡村旅游顶层设计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等文件,努力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将“壮大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提升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相关内容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牵头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
二、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发展改革委通过文化和旅游提升工程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各地重点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景区带村”作用。2018年增补700个“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纳入支持范围;2019年共计下拨28.71亿元;2020年,推进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327个,安排资金32.02亿元。
三、强化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发展改革委,推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录”,2019年至2020年,在全国遴选了2批共计10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2021年拟将乡镇纳入遴选工作范围,引导各地发挥乡镇连城带村的衔接功能和要素优势,带动乡村旅游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会同中国农业银行连续两年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设的文件,计划5年内提供100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信用额度,用于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开发。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和“四史”宣传教育,推出《体验脱贫成就 助力乡村振兴——300条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四、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广
文化和旅游部同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平台密切合作,加大对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线路的宣传推介。与抖音、快手等数字文化企业、网络传播平台开展深度合作,推进乡村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转化和网络传播,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训班课程指导乡村旅游从业者塑造品牌形象、挖掘营销亮点、精准定位客户群体,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短视频拍摄、宣传文案创作、直播展示等实用技能水平,提高宣传营销的精准度、趣味性和有效性。
五、培育乡村旅游人才队伍
教育部自2012年以来,已举办10期涉农职业教育干部培训班,对地方涉农职业教育负责同志、新型职业农民代表等开展培训。教育部国家开放大学于2021年4月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打造乡村终身学习的教育平台,设立乡村“双创”人才培训基地,开展专题培训、技能培训和急需人才培养。面向“两委”干部及后备干部、退役军人、高素质农民、返乡创业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开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和培训体系,打造“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持”一体化培养模式。文化和旅游部从2018年起,每年举办“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训班”,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轮训,邀请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农业银行同志参训,帮助重点村村干部、乡村旅游带头人提升能力,截至目前累计约培训2000人次。同时在广西桂林、江苏无锡、山东枣庄、四川成都、浙江湖州分别建立乡村旅游培训基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人才动力。
六、下一步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仍存在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品牌建设有待强化、人才队伍有待提升、资源投入有待增加等问题,不断协调相关部门完善政策措施,群策群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政策引领。根据中央部署安排,由中央农办牵头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编制《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将提出村庄道路畅通、供水保障、清洁能源、数字乡村、综合服务、人居环境等设施建设和管护的目标任务,明确推进机制和支持政策。文化和旅游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发展乡村旅游的明确要求,统筹部署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拟于2021年下半年召开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心聚力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同时组织研究乡村旅游领域政策需求,从旅游规划、基础设施、人才培养、产品升级、社会参与等5个层面着手,聚焦解决制约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发展的瓶颈问题,会同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力求务实有效。
二是推进典型示范。文化和旅游部将充分发挥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优选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树立乡村旅游品牌意识,推出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旅游品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旅游品牌体系。继续通过召开工作现场会、举办推介活动、重点展会推广、线上平台传播等多种方式,加强乡村旅游发展典型经验、创新模式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
三是实施人才带动。教育部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等人才急需领域的教育供给。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提质增优,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鼓励职业院校广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发挥国家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资源优势,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的培养培训,以乡村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四是引导多元投入。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与数字文化企业、网络传播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好新媒体资源,加大乡村旅游宣传,推进乡村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转化和网络传播,持续提升乡村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强与农业银行合作,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扩大专项政策和产品适用范围、加信贷支持力度、出台差异化金融服务和产品、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手机APP绿色办贷等。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8月30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010-59882587)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