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故事 > 正文

青海:丰富假日文化和旅游供给 确保游客健康安全

  • 时间:2022-02-25 11:39:13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中秋假期开启以来,青海省各地疫情防控与文化和旅游供给并重,推出精彩丰富的活动与产品,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有序,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有效,全省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健康、欢乐、安全的中秋假期。

  游客出游热情高涨,文化和旅游市场回暖明显

  8月中下旬以来,由于疫情趋于稳定、多地发布通知恢复跨省团队旅游,中秋假期青海旅游市场回暖势头强劲。中秋假期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73.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86%和55%。

  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多彩。游客出游需求旺盛为全省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增添动力,各地纷纷推出精彩纷呈的文化和旅游活动以满足游客需求。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心准备了以“红色记忆·青海精神”“秋色尽染·乐游河湟”“昆仑风物·宝藏青海”“公共服务·文化和旅游惠民”四大主题的130余项活动和一系列惠民大礼包,围绕传统民俗、红色文化、秋季特色旅游等展开,为省内外群众的假日生活增添更多的文化味道和快乐氛围。

  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亮点纷呈。一是民俗文化体验游广受欢迎。平安驿河湟文化体验景区每天为游客献上一场独具青海特色皮影戏、河湟曲艺小调、折子戏等演出,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河湟文化的魅力;土族故土园推出土族民俗传统月饼大赛、祭月拜月活动、土族民俗风情展演等活动,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青海绚丽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二是乡村旅游持续升温。节日期间短途乡村旅游持续火爆,卓扎滩景区、油嘴湾花海、卡阳休闲度假区、千紫缘景区、宗家沟景区等纷纷推出以民俗文化、生态采摘、生态休闲、花海体验等不同特色的主题休闲活动,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老锅老灶老味道、原汁原味原生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体验。三是自驾游持续火爆。以西宁为起点的自驾游持续火爆,入青外省自驾游车辆4.9万辆,甘肃、陕西和四川是最大省外客源地。翡翠湖、青海湖、茶卡盐湖均在携程自驾游热度排名前六,环线以及热门生态游景点依旧火热,随着自驾游火爆,全省的酒店入住率迎来小高峰,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已成为大众心中最向往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科学落实疫情防控,确保假日旅游安全

  假日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严格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行动,“严”字当头,超前策划,周密安排,进一步细化疫情防控和安全措施,及时发布关于安全旅游、文明旅游的提示,强化游客的安全防范意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认真谋划、提前部署。节前召开专题会议、旅游市场整治现场会等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安全工作要求,安排部署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工作,制定假日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多部门联合督查协调机制。二是主动作为、强化督导。组成8个工作督导组赴各地开展疫情防控和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隐患排督导,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安全开展。启动假日旅游工作运行机制,与各相关单位通力合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重要岗位专人值班、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假日期间,全省出动执法人员1098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46家次,全省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科学防控、确保安全。严格落实旅游景区疫情防控要求,督促指导省内各景区、酒店、文化经营服务场所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进一步加强旅行社业务监管,强化文化和旅游行业室内场所防控措施,提醒游客做好自身防护,确保大家能够安心畅游。通过多渠道宣传,引导游客增强防护意识、配合防疫工作,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文明旅游、深入人心。围绕文明旅游、安全出行、诚信经营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宣传活动。省内各个景区景点通过文明旅游提示牌,提倡大家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和环境,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同时,将文明旅游与做好旅游投诉有机结合起来,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创造了良好假日市场消费环境。


原文链接:https://www.mct.gov.cn/whzx/qgwhxxlb/qh/202109/t20210923_92793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