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外农家乐 > 正文

《幸存者之歌》定档东方卫视:追寻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

  • 时间:2022-02-25 11:16:08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1930年代,3万犹太难民来到上海,在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2月16日晚,纪录片《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在东方卫视播出。纪录片跟着作家贝拉的脚步,一步步追访二战期间许多在上海避难、出生的犹太人的故事,不仅展现出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大爱,传递了上海人民的淳朴热情,更绘就了跨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性篇章。

  纪录片《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1.jpg

  贝拉,本名沈镭,出生于上海。很小的时候,外公就带她走访过舟山路,更告诉她,这里曾是犹太人在上海的主要生活区。1996年,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1948年江亚轮惨案的幸存者、二战上海犹太难民后裔亚瑟,了解到了他的家庭在上海的故事。

  也是从那时开始,贝拉与上海的犹太难民群体结缘,并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走访了散落在世界各地二战时期曾在上海避难与出生的犹太人,收集了大量一手史料和100多万字的记载、素材、提纲与初稿。

  “他们知道我是来自上海,他们总是报以热情;他们称赞上海这座城市,大部分人对上海市民的感情比较深,说上海人特别热情。”回忆起走访这些犹太群体的经历,贝拉感触良多。她决定以此作为自己永远的故乡梦,献给她的出生地上海。

  其实,上海最早的犹太人可以追溯到开埠时期;进入20世纪后,一批批受到迫害的犹太难民陆续来到上海,其中最为人知是1930年代受德国纳粹迫害而来到上海的三万名犹太难民,当时的上海被称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而在上海犹太社团的协助和自身努力下,这些难民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与上海市民成了互帮互助的朋友。

  纪录片中,大屠杀幸存者后代Yael Einav感触良多地说,当时,上海是全世界唯一一个给犹太人提供签证的地方,“这些犹太人从死亡之地逃离出来,他们在这里找到了避难所”。

  而贝拉则以文学回望故乡,完成了包括《魔咒钢琴》《幸存者之歌》等多部书稿。小说经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英译出版后,受到犹太人世界的高度关注。其中,《幸存者之歌》取材自好莱坞著名制片人迈克·麦德沃全家二战时期在上海的往事。

  纪录片《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2.jpg

  贝拉透露,在与迈克·麦德沃的母亲朵拉结识后,两人用沪语交流,朵拉也多次表示,想回到上海曾经居住的地方。然而,1995年,迈克·麦德沃带着父母来到上海时,他们却迟迟没能找到自己的故居。

  最终,在贝拉的不懈努力下,她找到了迈克·麦德沃一家在上海的旧居——北京西路同仁路路口的爱文公寓。更让她惊喜的是,旧居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原貌,部分迈克·麦德沃一家的用品也保存完好。

  在贝拉看来,迈克·麦德沃的父母不仅有一段动人的青春故事,对上海这个第二故乡也有强烈感情,“在过去的十多年,我和他们交流中发现他们对上海洋溢着并不亚于我的、对故乡的这种情感,我又被他们这种情感感动了。”

  去年,贝拉与多国艺术家共同举办了音乐会《幸存者之歌》,用音乐感谢上海。

  2022年1月27日,《幸存者之歌》同名雕塑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揭幕,雕塑的原型,正是麦德沃一家在轮船上告别上海的那一刻。

  纪录片《幸存者之歌——犹太人在上海》3.jpg

  “整个犹太人在上海的二战时期的这段历史,都可以归纳为‘幸存者之歌’”。贝拉表示,日夜流淌的黄浦江是她的母亲河,创作的灵感奔腾,“上海我的故乡,能伸出她热情的胸怀,去拥抱这么多飘零异乡逃亡中的犹太人,我们的故乡真的非常伟大,我的故乡的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了我的创作源泉”。

  据悉,贝拉“犹太人在上海”系列小说已经有六部,原型人物除迈克·麦德沃一家,还有美国前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江亚轮”海难中获救的犹太男孩等。纪录片显示,她还计划以哈佛法学院教授劳伦斯·特莱布的父母二战时期在虹口犹太隔离区的故事为蓝本,创作一部犹太难民的心灵史。在她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段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历史见证者越来越少,她的创作也有了使命感和紧迫感,她将继续创作,回望那段跨民族的生命画卷。


原文链接:http://whlyj.sh.gov.cn/gbds/20220217/ebf1869439934dbb95b2ea9d0650abbc.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