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农家乐舆情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家乐故事 > 正文

回顾2021年广东文旅工作⑤ | 持续擦亮非遗品牌 传统文化绽放迷人光彩

  • 时间:2022-02-25 11:53:59
  • 来源:
  • 作者:
  •  点击:

  2021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全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实施强基工程,扎实推进非遗基础性工作

  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开展相关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加强非遗保护工作顶层设计。健全非遗保护传承制度,出台《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规范(试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档案工作操作指引(试行)》等系列制度规范,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营造非遗传承保护良好环境,2021年共投入中央资金3577万和省资金3374万支持全省开展非遗保护传承,优化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库建设及管理,加强对非遗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援助和指导。

  图片1.jpg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档案工作操作指引》专家论证会 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实施提升工程,增强非遗保护传承能力

  2021年,我省共有18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新入选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五,项目涵括了广府、潮汕、客家、雷州和少数民族等文化。截至目前,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加到165项,位列全国第四。除此以外,非遗传承人培养、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省级非遗工作站等方面亦有新进展。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9月,在东莞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组织全省各地105名国家、省、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培训,着力提升其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在北京举办2021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班,组织全省各地非遗保护中心的负责人和各市、县(市、区)非遗保护工作业务骨干共63人参加,进一步提升记录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省级非遗工作站建设有新成果。组织专家赴总体规划批复实施已满3年的梅州,开展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调研,对照国家级验收指标要求,总结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机制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可推广经验等方面的创建成果,正式向文旅部提出建设成果验收申请,并向文旅部推荐申报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2021年“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申报工作,最终设立11家省级非遗工作站。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省级非遗工作站开展相关活动管理的通知》,加强对省级非遗工作站的管理,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图片2.jpg

  醒狮武术团成员进行高台表演,狮子与大头佛互动 林纯珠/摄

  图片3.jpg

  2021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班开班仪式 李穗红/摄

  ——实施传播工程,增强非遗生命力和传承活力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系列活动反响强烈。江门主会场活动当天,线上参与总人数累计超558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点赞。全省各地同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如揭阳“廿四味草(凉)茶制作技艺”保护传承基地为全市3000多名奋战在各个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的一线医务工作者,送去廿四味凉茶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纪念水杯。“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广东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年味十足。牛年春节组织广州迎春花市、深圳疍民过年习俗(舞草龙)、佛山乐安花灯会等10个“年文化”相关非遗项目参与,以系列短视频方式记录春节年俗内容,在抖音、快手、微博集中展播,为广大网友送去浓浓年味。选送的“迎春花市”视频在文旅部非遗司主办的“2021我最喜欢的‘非遗过大年’视频评选活动”中位列全国第一。“非遗少年说”第二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成功举办。参与投稿的学校、少年宫、文化馆、校外语言艺术机构共1000余所,参与人数突破50000人次,全网点赞超过4000万。决赛当天,全省多所学校组织学生在课堂观看线上直播,全网点击率达84.11万。组织参加全国各类非遗展会节庆平台提升我省非遗影响力。组织广东醒狮、广绣等5个特色鲜明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赴新疆参加首届“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组织全省12个地市30个项目参加“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推荐的瑶族民歌《山的那一边》成功入选2021中国原生民歌节。

  图片4.jpg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广东主会场(江门)暨新会陈皮文化周活动海报 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图片5.jpg

  “非遗少年说”第二届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总决赛线上展播海报 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图片6.jpg

  狮舞(广东醒狮)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在首届“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展示现场 李杏娜/摄

  ——实施惠民工程,提升群众参与感和幸福感

  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成2021年省“十件民生实事”非遗惠民具体任务。推荐的“50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纳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具体任务,并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督办事项。按照覆盖全省各地、覆盖全年、覆盖非遗项目类别、覆盖线上线下“四个覆盖”的惠民导向,从全省200多项非遗活动中遴选出50项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重点活动”。通过举办非遗展示展演,不断增强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提升群众参与感和幸福感。

  图片7.jpg

  民生实事亮点案例之“节庆‘叹’非遗”活动 广东省文化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图片8.jpg

  粤绣传承人为小学生们现场讲解 车宝琴/摄

  ——实施融合工程,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推动非遗项目转化为旅游资源。推出我省首批3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广州老城市新活力文化遗产深度游、沿海经济带粤东文化遗产体验游、沿海经济带粤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游,展现了岭南特色非遗项目,为游客提供“可观、可学、可游、可玩”的非遗体验新玩法。广州永庆坊非遗街区设立了12间国家级非遗大师工作室,营收超500万,开展公益培训233场,开发文创产品142件(套),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聚集效应明显。线下线上融合,推动非遗项目文创、展销创新发展。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广州主会场首次推出“文创非遗集市”,聚集省内十多家非遗单位在广州陈家祠“集市”现场展销各类文创产品;2021年6月,全国非遗购物节活动期间,我省和淘宝平台合作打造“第二届广东非遗购物节”,精选全省各地32家传统工艺、非遗美食等类型的“粤味”非遗店铺,搭建“广东非遗购物节”专区,广东非遗相关商品成交额超7亿元,成交额占全国17%。

  图片9.jpg

  “广东非遗购物节”专场海报 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原文链接:http://whly.gd.gov.cn/news_newzwhd/content/post_38184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国生态农业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