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谌贻照 通讯员 龚祥友
7月13日,记者来到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时,看到村后毛竹林下满是“雪裙仙子”——竹荪。它们头顶“草帽”,身披“白裙”,斑驳的阳光洒在“身”上,银光闪闪。
“在杨宁书记的鼓励下,去年我试种了一亩地的竹荪,收入了5000块钱。今年我又扩种了3亩,现在天天在这里采摘竹荪,就像在捡银子,非常开心。”江门村脱贫户董燕芳笑靥如花。
“今年村里带动12户群众共同种植了30亩竹荪,预计年收入在12万元到15万元。”江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内心满怀带领乡亲们奔向富裕生活的激情。今年,她受邀到北京参加建党百年盛典,并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
从北京载誉归来,一回到村里她就召集江门村党员村干、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自己在北京会场倾听重要讲话后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我们都深受鼓舞,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江门村计生专干龙翠珍说,“我们更有信心更好地为群众办事服务,带领村民发展产业。”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江门村泗欧屯走访。汗流浃背的“苗阿嫂”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海慧切开一个大西瓜请大家品尝。近年来,杨宁组织村里的留守阿嫂们成立“苗阿嫂”专业合作社,种植高山泉水西瓜,并通过多种渠道促进销售。张海慧告诉记者:“目前西瓜已经上市,昨天刚卖出8000斤。我们种出来的西瓜又红又甜,根本不够卖。”
2010年,杨宁回到村里当起大学生村官。6年任期满时,她决定留下来,继续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的高山泉水西瓜、高山生态水稻等特色农产品,让江门村年人均纯收入从原来的1000多元增加到7000多元。2020年底,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杨宁在网络上积极推广村里的农副产品,传播苗山的美食和文化,还动员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融水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建起“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和微信公众号。4年里,她利用“苗村倌”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900多万元,为江门村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
“我是大苗山的年轻一代,我将背靠苗山,扎根苗寨,继续努力奋斗!”杨宁如此向乡亲们表白。
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六级书记”中最基层的书记——杨宁更深刻领会到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的是在“贯彻落实”四个字里下功夫。“‘功夫真不真’就直接体现在能不能带领群众致富。”杨宁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