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蓝 锋
在脱贫攻坚最吃紧的时刻,她响应党的号召,主动报名投身扶贫一线,成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
身披“红马甲”,戴着一副眼镜、充满书卷气的她,时常双鞋沾满泥土,在凌云县泗城镇上蒙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家中,来回奔走。
她是“85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洋。
“到基层去、到农村一线去。”杨洋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作为选调生到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工作了4年,迫切希望能到脱贫攻坚一线去磨砺自己,书写无悔的青春华章。
2018年3月,杨洋如愿成为凌云县泗城镇上蒙村驻村第一书记。看到这里青山绿水、油茶遍山、风景如画,杨洋暗暗立誓,一定要把上蒙的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让当时刚刚脱贫的群众接续过上更加美满幸福的生活。
“帮钱帮物不如帮个好支部。”迅速摸清上蒙村的“家底”后,杨洋明确了自己的发力点。她的第一目标就是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从健全制度、规范活动,到培养骨干、发挥作用,杨洋打出组织建设的“组合拳”:率先实行村两委例会、村干部值班值守、党员网格化管理,立起了村两委运转的规矩;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杨洋的带动下,3名“90后”大学生志愿当起“村官”,加入村两委班子。村里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开设党员示范岗,划分无职党员责任区,把所有党员都调动起来,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功创建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
组织建设是能手,发展产业也要成为好手。在推动上蒙村传统的油茶、八角、蔬菜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杨洋注重培育经济能人,与村两委干部共同打造集果蔬采摘、花卉观赏、垂钓游泳、农家乐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养猪和林下养鸡。2020年上蒙村在凌云县村集体经济当中,成为首个突破50万元的产业强村。
驻村3年,杨洋始终坚持与村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每天奔走在为民办实事好事的路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一件马甲、一个背包、一把雨伞,是她留给村民的深刻印象。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鞭策激励自己,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接续奋斗、建功立业。”杨洋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家乐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农家乐舆情网 njlyq.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